•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追忆大师 > 正文
  • 离 殇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28 20:14:55
  • 核心提示: 5月17日,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的生命历程定格在了这一刻,享年83岁。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老师的谆谆教导:“中医临证,如履薄冰,弟子谨记!”眼前仿

        5月17日,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的生命历程定格在了这一刻,享年83岁。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老师的谆谆教导:“中医临证,如履薄冰,弟子谨记!”眼前仿佛看见老师还在挥墨疾书,临证诊疗,老花镜已悄然滑到鼻尖……

        恩师一生低调为人,唯恐逝后给生者增添烦扰,于生前早已留下遗愿,嘱咐一切从简,不设告别仪式,不摆花圈。学校领导和家属商议后,尊重老师遗愿,仅于5月18日在老师家中设简洁灵堂,不焚香,不点烛,亲友故人持一支白玫瑰寄托哀思。5月19日,恩师家人挚友、学校领导、学院领导、至亲弟子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北郊成都殡仪馆拜别郭老。

        从2013年恩师身患肺癌后,一直坚强而乐观,他早已淡看名利生死,说得最多的是:“我剩下的时间,还能为中医药事业做些什么?”“与其等着生命结束,不如工作到生命结束。”虽然已知疾病缠身,恩师的一切工作安排照旧:仍然坚持每周两次的临床门诊,门诊时间从早晨8点持续到下午2点,对患者逐一耐心诊治,甚至煎服药方法也反复嘱咐,绝不有丝毫懈怠;定期前往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查房教学、临床带诊,连续工作10余小时而浑然不觉;2014年5月应日本中医药学会邀请,第9次前往日本开展学术交流,深受日本学者敬重;2014年间应邀出席首届中医药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暨侯占元中医优势论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等学术活动,并做专题讲演,在体力不支的情形下坐着完成报告,掌声雷动;为全校师生开展学术讲座,引经据典教导后辈……恩师一生都行走在中医药事业的道路上,未曾停息,终因积劳导致病情加重于2014年10月底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恩师在病床上仍然不忘指导弟子临床诊疗,不忘研讨中医学术观点,甚至对自身疾病的治疗进行反思总结,以期启迪后学,并以弟子在其82岁生日时的祝福语“悬壶济世福如东海长流水,带癌生存寿比南山不老松”自乐,其豁达、乐观、坚强的大师风范,令人高山仰止。

        恩师,您知道吗?您生前对中医药事业的付出,您的高风亮节,让医林生辉;您的离去,让中医界领导、同仁扼腕叹息,杏林又陨落一颗巨星!恩师,您知道吗?您生前对妻女家人深情长久的爱,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您的离去,让师母女儿女婿恸哭不已,倍感无助!恩师,您知道吗,您生前待生如子,全心教导,让弟子们获益匪浅,感召众弟子执着于中医事业;您的离去,让弟子痛失良师,泪洒四方!恩师,您知道吗?您生前诊治患者无数,攻克一个又一个疑难杂证,造福病患;您的离去,让患者失去一位良医,无所适从,从各个地方赶来表达哀思,泪眼婆娑!恩师,您可看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各兄弟中医院校惊闻噩耗,纷纷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因为您不仅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骄傲,也是全国中医药界的典范!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后继人才,传承中医,我们的弟子也全程恭送您,您的事业后继有人,虽然尚属星星之火,但我们一定秉承您的学术思想培养后学,必能燎原。

        恩师,您竭其一生,在医林谱写了华章,建立了学术的里程碑;您的医术医德皆为后学树立了榜样,我们有幸拜于您门下,结师生缘分,聆听教诲,倍感珍惜,满怀感恩,谨书诗一首,伴您仙去,愿您安息!

        “道崇灵素惟济世,法遵仲景愈疴疾;研习精深志扬古,临证精粹传后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