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追忆大师 > 正文
  • 柳仁与仲汉 恩怨皆因中医情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15-01-23 09:18:10
  • 核心提示:郑汪桥是苏南东乡一带的通衢大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民国三十六年,二十出头,同岁同庚的柳仁与仲汉同在此地悬壶行医,落脚谋生。 柳仁出身中医世家,面目清癯,温文儒雅,少年时习

    郑汪桥是苏南东乡一带的通衢大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民国三十六年,二十出头,同岁同庚的柳仁与仲汉同在此地悬壶行医,落脚谋生。

        柳仁出身中医世家,面目清癯,温文儒雅,少年时习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医学功底深厚,擅治内、儿、妇科疾患,祖传“理胃益肠膏”治疗脾胃病为同行所称道。仲汉乃镖师之后,电目剑眉,丰神魁伟,愤于时世,弃武从医,擅用乃父密授的“强筋壮骨丸”辅以气功针灸、煎汤熏洗疗法,对各期风湿病功效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一同进郑汪桥联合诊所。 柳仁凭世家和儒医名声当上诊所所长,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让素常散漫的仲汉十二分不自在。仲汉瞧不起柳仁,言柳仁开业之初门可罗雀。后来柳仁假借出诊之名,雇轿夫天天在郑汪桥大街招摇来去,给市民医术高明,接诊不暇假象,病人才渐渐增多。柳仁听到仲汉说三道四,不急不躁,捋髭笑答:仲汉当年初出道,诊室即挂满病家送的“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匾牌锦旗,满壁生辉,字体却出自一人,整个是欺世盗名的江湖郎中做派。两人从此龃龉不断。

        大跃进运动中,仲汉被柳仁派到开河工地当保健医生。正是冰冻三九季节,仲汉每天都要一脚高一脚低,在坑坑洼洼、风口雪地的工地巡诊。一个月多过去,仲汉捎口信给柳仁,要找人替换,让自己喘口气,调养身体。柳所长吸着大香烟,慢条斯理对来人说:“告诉仲汉,开河是政治任务,来不得马虎。民工兄弟挖土扛泥,劳筋伤骨者十有八九,你专治跌打损伤的不去,难道让治内病的我去?”仲汉听了,愣怔半天没开口。工地条件艰苦,饮食不洁,一个寒冬过去,仲汉胃脘阵痛、肠鸣便溏,落个胃病回来,自此对柳仁怨恨益盛。

        仲汉忍气吞声熬到文化大革命,终于凭着三代清白历史,进入已升格为人民医院的革命生产领导小组,主管业务,这让走资派柳仁十分惶恐。恰逢边远的小六泾大队黄疸型肝炎流行,仲汉当即让柳仁卷铺盖进村扑治疫病,并大声嚷嚷:这家伙一贯自称温病名家,这回倒要掂掂他的斤两。柳仁背个药箱只身来到村里,眼见药品、经费短缺,只能就地采集山栀、茵陈、垂盆草等草药煎汤,分发给患者和村民服用。疫情扑灭后,仲汉令柳仁继续为当地贫下中农服务,不断改造思想。农村行医辛苦其次,倒是借宿的生产队仓库地湿屋漏,蛇虫出没,让日常养尊处优的柳仁叫苦不迭。柳仁不会料理自己生活,将就对付半年,染上了骨节肿胀、臂沉手木的风湿病,暗中唉声叹气。

        转眼柳仁、仲汉已年逾古稀,业界享誉。为振兴中医,在院长推荐下,两人各收了一名年轻徒弟。看到后生俊贤,师父悉心带教,毫无保留地传授成名膏方和丸药的配伍要诀。两人患的风湿病、胃病也越来越重,柳仁骨节僵硬、心悸气短,步履艰难,仲汉胃疼频发,面色黯黑,身瘦如削。虽早闻彼此业有专攻,医术精湛,因旧怨未消,各以医家难治自家病为由,婉辞同好劝服的“理胃益肠膏”或“强筋壮骨丸”。其时,柳仁孙女、仲汉孙子已在省城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年轻人不忍爷爷受病痛折磨,竟跃跃欲试,要给治病疗疾。老人深知晚辈功力肤浅,难医沉疴,为不拂一片孝心,便点头依从。不久,柳仁下肢肿胀渐渐消退,关节伸屈慢慢自如;仲汉腹痛缓解,食欲、体重同步增加。老人惊奇不已。孩儿是何名师指点,用药如此灵验?孙儿孙女吞吞吐吐,老人若有所悟。

        在柳仁和仲汉八十高寿时,医院为他们举行寿诞,并宣布“理胃益肠膏”和“强筋壮骨丸”申报省保护中药文化遗产已成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