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追忆大师 > 正文
  • 怀念恩师万友生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超英 耿耘 时间:2013-07-16 08:34:00
  • 核心提示:  我的恩师万友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江西省首批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  恩师自幼习文十载,不求仕进,而志于医,求学于江西国医专修院,学成出而问世,行医数十年,不仅为江西省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

      我的恩师万友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江西省首批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

      恩师自幼习文十载,不求仕进,而志于医,求学于江西国医专修院,学成出而问世,行医数十年,不仅为江西省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连续多年应邀赴北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讲课,还应约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和马来西亚马华医药学院多期毕业纪念特刊以及台湾《华佗医药杂志》等撰写专稿,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还在《伤寒论医学之继承与发展》一书中发表了恩师的著名论文《欲识厥阴病,寒温合看明》。

      恩师治学崇尚《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兼采《内经》和《难经》,颇有独到之处。这可从其所论“伤寒郁阳化热论”、“关于《伤寒论》三阳三阴的实质问题”、“《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对伤寒例、平脉辨证和可与不可方治的体会”等文中很清楚地看得出来。尤其是针对《伤寒论》厥阴病这个疑难问题提出的“略论伤寒厥阴病”、“欲识厥阴病,寒温合看明”等文,解决了这一“千古疑案”,完善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并成为恩师在《伤寒知要》中的突破口。

      寒温合论是恩师从事中医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的寒温内外统一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始于上世纪50年代所著的“寒温纵横论”,至上世纪80年代的“关于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的统一问题”、“八纲统一寒温证治,建立热病学科体系”和“论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等文著成。

      恩师在论杂病方面也颇多见解。其《脾胃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及《脾胃在伤寒论六经病中的重要地位》,不仅重视脾胃病当治脾胃,肺、心、肝、肾等病也常以治脾胃为主取效的学术经验,尤其是所选的“略论阴火与甘温除热”,更是恩师承扬东垣阴火学说的心血结晶,从理论到临床澄清了过去对阴火的模糊认识,使之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临证上,他统寒温,兼收内外,为临床的辨证思想开拓新的视角。恩师曾为其领衔的国家“七五”攻关热病研究科研课题制订的“发热辨证论治方案”,充分体现了寒温内外统一的学术思想,实可执简驭繁,对临床各种发热应付裕如。

      辨证方面,他重视体质,善别阴阳。恩师每临证,特别注重对患者体质情况的了解。对于体质羸弱,阴阳气血俱虚,五脏六腑多病之,则一般采用平性药物,择其关键之处入手,可取稳效。

      时值今日,恩师的点点滴滴铭记于心。在怀念中,我志以此生献于中医事业,继承恩师遗志,做好未竟事业,为中医药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不负恩师的谆谆教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