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追忆大师 > 正文
  • 尚天裕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9 18:30:34
  • 核心提示:本报讯(记者周乙龙)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著名骨伤科专家,杰出的中西医结合学者,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尚天裕教授,因病于2002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尚天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27日上午在北
    本报讯(记者周乙龙)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著名骨伤科专家,杰出的中西医结合学者,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尚天裕教授,因病于2002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尚天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27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人佘靖,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房书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顾问于生龙,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姚乃礼等领导和尚天裕教授的同事、弟子、生前友好及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出席了遗体告别仪式。 尚天裕教授1917年12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194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尚天裕教授从医58年,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有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从1958年开始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国传统医药学的规律,创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方法。他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比较和分析了古今中外医学的联系和区别,各自的长处和缺点,揭示出在骨折治疗中存在的动与静、筋与骨、内与外、人与物四对矛盾,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即动静结合(固定与运动相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相配合),形成了一套以内因为主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打破了治疗骨折的传统概念,使骨折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骨伤科学术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著名神经外科权威派菲尔先生认为这是“骨折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周恩来总理称赞说“这是辩证法,说出了真理”。这一新疗法在全国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几十万例的病历随访结果显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医疗费低。他所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在国内多次再版印刷,并被翻译成英、德、日文向国外发行。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成就,是我国医学五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学科之一,于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及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大会奖。 多年来,尚天裕教授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的创立,为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建立,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课题。共发表论文171篇,主编及参与著作34部。曾先后赴美、日、德、意、澳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和学术交流。培养医学博士14位,硕士47位。曾7次获得天津市、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获卫生部优秀党员。1988年获世界文化协会授予的“爱因斯坦科学奖状”。1999年获“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2001年获“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尚天裕教授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望京医院名誉院长、骨伤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骨伤》杂志主编等职。1998年他曾被24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推举为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主席,并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交流大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