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汤、丸、散、膏、丹、酒等众多的中药剂型,但大都属于粗制加工,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不能得到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上海绅商李平书于1922年创建的上海粹华制药厂,是国内从中草药中提炼有效成分的先驱,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私立中药西制药厂。
建厂缘起
1887年,李平书游历新加坡,总领事左子兴曾对他说:“中国药物原料丰富于外洋,功用亦多神验,惟煎药有不适于用者三,一不适于行旅,二不适于医院,三不适于贫民,若炼为药水或磨为药粉,以代饮片,则不适免矣。”(《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李平书对此深有同感,并打算将来有机会时一定用此法对中药剂型加以改良。
1919年6月,上海传染病流行,死亡甚众,南市尤甚。中医药界人士欲设立“中医诊察所”以“谋扑灭及自卫之法”。当时,咸瓜街纱布弄的“汤府”有空闲的房子,且许诺不收房租,遂在此处成立“临时疫症救济社”。在救治过程中,发现等医生诊察、处方以后再煎煮中药汤剂服用,由于需要“拨炉分炭、裹绢去毛”等环节,对病情危急的传染病来说,“未免有药不及病之憾”,为“一雪中医药不能救疫之耻”,医药同仁“咸奋发精神,思有以改良药剂,以应救急之需”。于是选购道地药材,按照预先拟定的处方煎煮好各种汤剂,“以俟病者之来诊毕,即以药汁给饮”,不料竟取得了“肢冷者即温,脉伏者即起,吐泻者即止,神志不清者即醒”的疗效。虽然并无“招贴广告之介绍”,而沪西,闸北等地“闻风求治者,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取得了“社会咸知中医之确能治疫、中药之确能救疫”的良好声誉。
疫病扑灭后,又在原址扩充改组为沪南神州医院,并聘请李平书担任院长,其早年改进中药剂型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了。他向院内医务人员介绍了新加坡左子兴30多年前向他讲述的改良方案,建议研制能长久保存、服用方便的“药水”。
医院人员在工作之余,经向亲朋好友中的药剂师、化学家请教咨询,知道了“饮片提精”及“久藏之法”,掌握了如何计算药物有效成分的重量及如何组配成方,终于研制成功,并在医院病人中试验,结果是“效验甚著”。
1920年夏天,传染病再次流行,因医院人满为患,为防止蔓延扩散,在中华路设置“临时治疫所”,用制成的“药水”给病人服用,“奏效之速为前所未睹,每有呻吟而至,欢笑以去,杖策来归,奔驰而返者”。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治愈了数千例患者,“药水之功居多焉”。
鉴于“近年来西药输入,弥漫神州,坐令国粹沦胥,天产不振,利权外溢,货弃于地”的残酷现实,加之“凡曾服药水治愈之人及邻近目睹羡药水之效速而简便者怂恿”,在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的支持下,基于“欲谋中医界之进步,非组织制药厂以树改良药材之基础不为功”的远大信念,1920年9月,李平书联合上海总商会副会长秦润卿及医药界巨子发起创办上海粹华制药厂,“聘请理化学专家、药剂师及医药界会集一堂,从事化验分析,存其性质,保其本能,依照科学方法,分别制炼成为药水、药粉、药精等品”(《新发明粹华药水之溯源》)。
机构设备
粹华制药厂是股份制有限公司,设有董事会“执行公司业务”,李平书为董事长,王祖德兼任经理,董伯伟为副经理,于1921年12月上旬正式开业。
工厂地址在上海南市陆家浜中华图书公司原址,共有房屋60余间,面积达两万余平方尺;总发行所设在南京路望平街,1922年在“上海小东门中华路”增设分发行所,并在无锡、宁波等地添设分发行所。
公司设有事务所,下属稽核、统计、会计、出纳、广告、文书、批发、运输、庶务等部门,并“管辖各地分行事宜”。
制药工厂设有存贮各种药材的原料储藏室、贵料贮藏室、原料整理室、切药室、炮制室、药剂管理室、配合室、分析室,“所用化学器械及各种大小机器,均系购自外洋最新式者”(《上海粹华制药厂概况》)。
主要机器设备有“蒸馏机十八付、撷精机廿个、烘药膏机一座、自动机器研药粉机一座、手工研粉器三个、作药丸机二付、蒸汽炼药炉一座、炼药鼎十余个、笞药粉机一座、磔药机一座”,所有机器需用电力“五匹马”(《粹华制药总厂视察报告》)。
生产经营
据李平书回忆:“制造各药,将近数百种,又制丸药三百数十种”(《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其中,“以新发明之中国药水为大宗,约占全额十分之六;各种经验灵药,约占十分之三;古方丸散参燕,占十分之一”(《上海粹华制药厂概况》)。制成的杏仁精、贝母精、当归精、麻黄精、外感伤风咳嗽水等“药水”,使用时只需配合而不需费时煎熬,销售南洋和欧美,也颇受欢迎。其中,“杏仁精”在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评比中得最优等奖,其他各种药品皆获一等奖。
粹华制药厂生产经营了3年,终因当时“思想较新者多唯外货是尚,泥古守旧者又不予置信,至事与愿违,歇业关闭”(《上海医药志》)。时人评之曰:“粹华制药厂,置备机器,仿照西法,以各种中药制成极纯良之药精、药水等品,以供医生方剂之用,病家持方配服,简便清洁,一如西药,为中药开一新纪元。”(《上海粹华制药厂概况》)“以中国药材用化学方法提炼药水,该厂殆首创也”(《上海商品陈列所第二次开幕参观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