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指头部。颠疾,即头部之病。厥与颠疾关系密切。《内经》云:“厥成颠疾。”“颠疾……脉搏大者,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头痛颠疾,下虚上实……。”颠疾的最初症状为头晕头痛,其发病机制为下虚上实。下虚者,肝肾阴精不足也;上实者,肝阳上亢,化火生风。下虚与上实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厥与颠疾有时发病非常急骤,证候表现极重,故《内经》云:“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
综上所述,厥与颠疾之病,具有相同特点:
1. 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2. 病轻者,仅有头晕头痛,或耳目不聪;
3. 病重者,发病快速,其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并可出现偏瘫;
4. 病变部位均在脑部;
5. 发病机制为气血上冲于脑,或下虚上实。
祖国医学虽无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等病名之记载,但从《内经》有关厥与颠疾之论述来看,说明中医对现代医学之上述疾病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有所观察,有所记载,有所认识,并不断延续、发展、深化。后世医家在厥与颠疾理论指导下,创制了不少滋养肝肾,熄风潜阳的有效方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