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吕氏春秋》里的养生之道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录而成的一部著作,世称《吕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的养生之道,很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吕氏春秋》对人的认识,提出了“贵生”、“重生”的思想。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录而成的一部著作,世称《吕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的养生之道,很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吕氏春秋》对人的认识,提出了“贵生”、“重生”的思想。《吕览》云:“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贵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养生”。如何“养生”?《吕览》云:“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病无由至矣。”这里的“本”,就是“精神”。“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览》提出了几个养身之道的法宝:

        养精、去邪。“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是“精气郁”的结果。“精气”就要“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就是说,人要永远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内分泌等新陈代谢才能旺盛,调节平衡,身体的抵抗力增强,自然不生疾病而得以健康长寿。

        平静、顺性。“利身平静,胜天顺性,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业进乐乡。”人能保持平心静气,顺性豁达,就能使生理和心理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得情、适欲。人“欲有情,情有节。”每个人都有正常的情与欲,这是生理心理的正常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是“得其情”,如果过分贪欲,超过了正常,即“亏情”,必然会致疾病甚至“亡败”。“故圣人必先适欲。”适就是节欲。做到这点,对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自制、去害。人对于“声色滋味”都有欲望,适当则有利,过之则大害。所以要“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耳目口鼻,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这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自制,同样是“养生”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去害”,即消除一切不利于健康长寿的内外因素,诸如不良的心理、饮食、气候环境等。心理情绪凡“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都是“生害”的因素,必须去之。

        食时、有节。作者在“去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饮食之道”。首先要“食无强厚,味无以烈”,不能贪酒。这就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其次要“食能以时”,即按时饮食,“身必无灾”。再是“无饥无饱”,“饮必小咽”。如此五脏特别是消化器官的功能才不致伤害。此外还注重饮时的心理情绪和姿态,要“百节虞欢”,即精神愉快,要“和精端容”,即心平气和端庄正直。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道理。

        常运、勤动。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人的生命,“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人不锻炼、不运动,必然导致肌体退化,各部器官、内分泌以及心理精神等的功能紊乱,疾病自然就乘虚而入。动,可以说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吕氏春秋》还认为,对于疾病着重在保健预防,养生保健,疾病自去。如果有病,应积极求医,切不可迷信“卜筮祷祠”,这样不仅不能治病,反而是“以汤止沸,沸愈不止”,“疾病愈来”。

    文章摘自《食疗与保健》文/扬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