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儒、道养生说——中华养生文化的基石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养生领域,影响深广的当属儒家养生说和道家养生说。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不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养生领域,影响深广的当属儒家养生说和道家养生说。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不仅博学多才,精通六艺,并长于养生之道。他提出: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从少、壮、老三阶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了阶段养生理论的先河。他提出仁者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关于饮食卫生,他明确指出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等等一系列食养理论。

     

        儒家亚圣孟子,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要想身心健康,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是后世道德情操养生流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强调精神调摄,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

     

        在诸子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 60余岁,这首先得益于他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他所主张的,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老子所倡导的养生原则,在先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养生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老子归真返璞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整套的导引、吐纳养生方法。其心斋坐忘二法,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养生文化发展到西汉,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养生资料,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等,据学者考证,多数是战国中后期至秦初时期写成的。

     

        西汉最令世人瞩目的养生著作当属《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它的问世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华养生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中华养生史和中华医学史上的丰碑性著作,它的学术价值历经两千多年而无法为后世所逾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