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论宋明理学对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形成与创新的影响(2)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3河间与易水学派的学术交流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各派之间既有争论又相互吸取补充,二程虽然不同意张载以气为本的思想,又吸取了他的气质之性的观点;朱熹把张载的 “气一万殊”变为“理一分殊”;朱熹还不同意二程

        3河间与易水学派的学术交流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各派之间既有争论又相互吸取补充,二程虽然不同意张载以气为本的思想,又吸取了他的气质之性的观点;朱熹把张载的 气一万殊变为理一分殊;朱熹还不同意二程独以义理解《易》,而综合了周敦颐、邵雍象数之学等等。正象理学各派既有争论又有相互吸取补充一样,河间与易水两大学派的学术论争虽是针锋相对,但并非势不两立,在学术上也是相互吸收、相互融会。

     

        张元素虽与刘完素学术思想有别,但在《医学启源》中吸收了《素问玄机原病式》的许多内容。因为河间的六气病机学说虽则论述四时六气,但更重要的是发明了脏腑内在六气的病机问题,所以六气病机学说实质上也包括了脏腑病机问题。同时,易水还采纳了河间著作中的天地六位脏象说,这更足以证实河间六气病机学说对易水的影响;朱丹溪也意识到刘完素的火热论和张从正的攻邪论都有不足之处,故此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相火论以作补正,强调内在火热化生而导致的病机病理变化,这是明显受到了易水的影响。在火热病的治疗上,也吸取了易水学派辨证用药的特点,弥补了刘完素偏于寒凉、张从正偏于攻下的不足。朱丹溪认为,正常情况下,男子十六而精通,六十四精绝,女子十四而经行,四十九经断,阴气之成只供三十年视听言动,就已先亏。而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而不如意,怒火易炽。总的趋势是阴易乏,阳易亢,因此攻击宜详审,正气需保护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他对于邪火亢盛、阴精不足的内伤火热证多用补阴降火之法以保护正气。

     

        这种相互兼容的学术风气也影响到了金元以后的各派,正是由于各家各派各发明一途,才产生了明清之际曲意沟通诸家的新安医学派。新安医学派从汪机开始,以气血营卫立论,同时采纳东垣、丹溪之说。后来的程钟龄、吴谦等人则融会古今,使各家各派趋于综合。

     

          4小结

        宋金元时代在哲学史和医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学的舞台,使得这一时期人才辈出,出现了像周敦颐、二程、朱熹这样著名的理学家,他们为金元医家医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很多新概念和有价值的理论要素。金元医家则吸收理学的合理内核,探讨病因病机学,提出自己的病机模式和用药模式,刘河间的 六气皆从火化、易水的天地六位脏象图、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学说,皆是依据理学思想而孕育发展的,而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的形成更是直接模仿宋明理学的学派形成模式。因此,如果说先秦诸子是中医学理论的来源,秦汉哲学构筑了中医学的思想框架,魏晋玄学提高了中医抽象思维的水平,隋唐佛学是精神现象学,那么宋明理学则更以其博大精深,促进了金元时期医学的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