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杏林拾趣 > 正文
  • 被迫“改名换姓”的中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21 17:25:41
  • 核心提示: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就连一些中药也难逃“改名换姓”的结局。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改名换性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就连一些中药也难逃“改名换姓”的结局。

    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改名换性。山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到了唐代,因“蓣”与“豫”同音,为了避讳唐代宗李豫之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又因“薯”与“曙”同音,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之讳而改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玄参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其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玄者,黑也,故有“黑玄参”之名。到了清代,因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改“玄”为“元”,“元参”之名便由此而得。玄明粉也因避讳康熙皇帝之讳,被改为“元明粉”。

    延胡索常用来治疗胃脘痛,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入药,名为“玄胡”。唐代始有“玄胡索”之名(见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元代名医王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该药因此而得名“延胡索”。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称其为“元胡索”,现常简称为“元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