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杏林拾趣 > 正文
  • 杏林春暖 橘井泉香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李琦 时间:2013-06-17 08:38:00
  • 核心提示: 干百年来,“杏林”和“橘井”两个词一直被作为中医高超医术、崇高医德的代名词,那么,这两个词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传说呢?’
    杏林暖春 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住着一位名叫

      干百年来,“杏林”和“橘井”两个词一直被作为中医高超医术、崇高医德的代名词,那么,这两个词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传说呢?’
      杏林暖春  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住着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他医术高明,救人无数,而且替人治好病之后从不收酬礼,人们都十分尊敬他。大家都想做点事答谢他,于是他就定下个规矩:每看好一个小病,就在他家附近栽活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就栽活五棵杏树。没过几年,董奉家周围的杏树便巍然成林了,长成的杏树每年都会结出许多金灿灿的杏子,于是董奉就拿这些杏子换粮,赈济穷人。从此,杏林便成了祖国医药的美称和象征,“杏林春暖”的赞颂也流传至今。
        橘井泉香  相传汉文帝时,荆州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有一位高人名叫苏耽,他有一手精妙绝伦的医术,而且治病从来不收报酬,故远近之人都称他为“苏仙公”。有一次,苏耽有事外出,需三年方回,他将诸事交代给母亲后便驱车上道。乡亲们闻讯都来送别,送至长亭仍迟迟不肯离去,这时有一个人开口道:“仙公如今远出,我等若罹患重疾,可如何是好?”苏耽淡然一笑:“吉人自有天相,请勿多虑。”复作一揖,就此别去。次年夏天,瘟疫流行,患者多恶寒发热,胸膈痞满。当地的庸医巫婆趁机向病人勒索钱财,这时苏母想起苏耽临行前曾交代她的救急方,于是她就按该方救治,果然治愈了好多患者。原来苏耽临行前根据六运五气,推知将有伤寒流行,便交代母亲:家中后院的橘树及井水可以救急,患者如有恶寒发热,胸膈痞满的症状,可用井水一升,橘叶三片煎服,愈后勿收钱物。从此橘井一词便流传开来,“橘井泉香”也成为了中医药史上的一段佳话。
        “杏林春暖”与“橘井泉香”均是我国传统医药史上赞颂中医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著名典故,代代流传,成为了中医文化宣传的范本,也成为中医师仁爱精神的象征。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写诗赞道:“橘井汲后绿,杏林种时红。此橘复何忱?年年领春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