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冬而青翠,贞守而有操。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
这是描写中药女贞子的一首诗。这样优美的诗句当然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相传在秦汉时期,浙江临安府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十六,品貌端庄,窈窕动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员外均不应允。因为员外早想把女儿嫁给县令以求得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哪知员外的女儿早已和府中的教书先生私定终身,但父命难为,到出嫁之日,她竟含限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满头乌丝也变成了白发。因教书先生思情太浓,每日到此女坟前凭吊,寄托哀思。但见坟前长出了一株枝繁叶茂的果实,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病亦奇迹般的好转起来,早白的头发也变得乌黑起来。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到:“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从此,女贞子便开始作为药物使用了。
女贞子是一味清补的药物,其味甘苦,性凉,能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头发早白等症状。医学研究证明,女贞子所含的果酸等有效成分,能强心、利尿、保肝,促进干细胞的再生和防止化疗后白细胞的减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命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