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中医的标志——虎撑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10-05-22 09:14:00
核心提示: 在现代社会,大中城市里医院星罗棋布,即便是小县城,也有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因此,人们找医生看病很方便。而且现代西医的先进医疗技术,为人们看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与选择。其实,西医进入以及
在现代社会,大中城市里医院星罗棋布,即便是小县城,也有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因此,人们找医生看病很方便。而且现代西医的先进医疗技术,为人们看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与选择。其实,西医进入以及医院的设立,在中国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有病只能看中医,在没有医院的情况下,老百姓有病怎 样找医生求治呢?
据医史专家考证,在中国古代广大的农村地区,行走于江湖之间的众多民间医生,对农民群众的治病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民间游医身背药篮,手摇虎撑,入村进寨。这虎撑是一个用铜或铁做成的金属圈,中空,内置铁丸,摇动时会发出响声。乡民病家听到响声,知道有医生来了,需看病者即出户请医生进家看病。因此,虎撑能起到引起病家注意,招徕病人的作用,是行医者必备之物,也是中国古代民间医生的标志物之一。那么,这标志物为何叫虎撑呢?
虎撑的由来,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一天进山采药,忽然一阵风吹过,见面前跪着一只斑斓猛虎,虎口大张,并发出痛苦的呻吟,貌哀可怜。孙思邈忙朝虎口里望,原来是喉中卡了一根长骨,孙思邈想,取这根骨头并不难,难的是取骨时老虎疼猜会合口,只要虎口一合,我的手就会被咬断。于是孙思邈忙下山请铁匠打了一只铁环,撑住虎口,然后将手从铁环中伸进虎喉,把骨头取了出来。老虎获救后叩谢而去。现在陕西省耀县的药王庙中,孙思邈的神像下面是一只斑斓猛虎。
以后,民间游医为了显示自己也有药王孙思邈那样的本领,因而手里都拿着这样的铁环,取名“虎撑”,作为行医的标志。据考证,手持虎撑行医始于宋代医生李次口,因其医术高超,名噪江湖。民间医生使用虎撑行医一直沿袭至清末及民国初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古时民间医生行医时,摇动虎撑有一定的规矩。一是放在胸前摇动,表示医术一般;二是平肩摇动,表示医术较好;三是高举过头摇动,象征医术高超。但路过药店门口时,不能摇动虎撑,因为古代药店里都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牌位,倘若摇动虎撑,便有欺师蔑祖之罪,开药店的人可以上前没收医生的虎撑和药篮,同时还要他向药王敬香赔礼,方可了结。社会前进到今天,民间医生的行医标志“虎撑”已成为中医历史文物。当今的民间医生和民营医院招揽病人的手段已换成了悬挂锦旗,即写有“妙手回春”、“神医圣手”、“道超扁鹊、技压华佗”等字样的大红锦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