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进中举看中医心理疗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2 10:30:13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小说<儒林外史)里有一则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从年轻时起,年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在当时,考中了就会有社会地位。但他直到50多岁,还一直没有考中。这期间,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讥讽,生活穷困仍坚持年年赴考。皇天不
中国古代小说<儒林外史)里有一则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从年轻时起,年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在当时,考中了就会有社会地位。但他直到50多岁,还一直没有考中。这期间,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讥讽,生活穷困仍坚持年年赴考。皇天不负苦心人,范进终于考中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喜,他披头散发在街上狂奔起来,大声喊着:“中了,中了!”用中医诊断,他是大喜过度而伤心,他的病属于癫狂一类,是典型的心病。
中医把人的情志活动,分为喜、怒、忧、恩、悲、恐、惊七种,也称为七情,并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疾病的。只有突然、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发生。范进中举,对他来说是一种太突然、太强烈的精神刺激,弛沒有任何思想准备,这突然的大喜,刺激了他的心,使得心气涣散,于是,范进病了。一个心脏病患者,突然大笑、狂喜、心情激动不已,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这也可以当做喜伤心的一个例子。
西医学认为,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维持着体内各方面的动态平衡,神经系统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各种精神刺激,都会干扰这个调节系统的工作,引起波动,这是保持人和外环境平衡的一种应答反应。如果刺激过分强烈,超过了调节系统的承受范围,就会使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疾病。
范进的病最后被他的岳父——个杀猪的屠夫洽好了。他凶相毕露,狠狠地打了范进一记耳光,使他终于清醒过来了。这是小说里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冷庐医话》里,记载了一个真实的病例。明朝末年,一人中了举人,因高兴过度,整天狂笑不止。家属请来江苏高邮名医袁体庵治疗。袁医师诊完病,故意显出非常惊异的神情说:“你的病没法治了,最多只能活十来天时间,赶快准备后事吧。”病人听后,收敛了笑容,十分悲伤。袁医师对病人家属说,他的病是“喜极而狂”,所以我故意用死来吓唬他。取得了家属的谅解和配合,终于洽好了这个举人的病。
一记耳光,一名恐吓的话,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实是有理论根据的。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不节则伤脏”。这说明情志变化来自五脏,又过来作用于五脏。古代医家朱丹溪创立了情志相胜的理论治疗情志病。他指出:“怒伤于肝者,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恐伤于肾者,以思胜之,以怒解之;惊伤于胆者,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如果大喜伤心,可以用恐吓、愤怒的办法作为心理治疗,即所谓喜伤心而恐胜喜的情志相胜法。这是一种以情志相互制约的心理治疗方法,它的理论根据来源于五脏功能相关的整体观点。因为不同的情志分別藏在不同的内脏,不同的精神刺激影响不同的脏腑,如果人为地有意识地激发某一脏腑功能,就能使被破坏的整体平衡,重新得到恢复。 (薛品贤)
〈上海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