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更多地了解中医药知识
记者在义诊现场看到,尽管气温骤变,寒风呼啸,但患者仍络绎不绝,等候检查的病人排起了长龙。家住乡下的李大爷坐早班车赶来,咨询有关前列腺增生症的问题。
杨文涛告诉记者,很多人对前列腺增生症认识不清,认为夜尿增多是正常现象,导致治疗不及时。当症状较轻微时如及时用药,可以控制得比较理想。但是当前列腺增生达到一定程度,出现明显症状以及并发症构成了手术指征的时候,直接影响中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他对前来咨询的患者说,对已经出现尿无力、尿余沥、尿等待、夜尿逐渐增多的前列腺初期症状应及时就诊,可以采取食疗结合中医药的方法,控制前列腺过快增生。如常食用南瓜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的增生。同时,可服用癃闭舒胶囊、泽桂癃爽胶囊等中成药。仅一个上午,专家们就接待了近200多位就诊的群众,他们将中医药健康的理念和知识送到了永福人群中,也让大家切身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了解、认识了中医药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独具魅力的“福寿文化”
福寿之乡永福县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4.1%。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福寿之乡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不足30万人口的小县里,百岁老人高达36位,每10万人口中就有13.3位百岁老人。全县人均预期寿命75.24岁,高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3.24岁,远远超出“世界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
据王宜琼副县长介绍,永福的“福寿”文化起源于该县县城凤山顶上的清代“福”字石刻和百寿镇著名的北宋“百寿图”石刻。凤山顶上的福字石刻,字高83厘米、宽78厘米,铁划银勾,刚劲有力,每划收笔处均现五个指痕,为清代僧人依据永福籍宋代武状元李珙掌书福字真迹拓刻而成。与“福”字遥相呼应,距县城五十公里的百寿镇,一个高175厘米、宽148厘米,非楷非隶非行非草又似楷似隶似行似草,笔画紧凑、笔力遒劲的大寿字中含有一百个小寿字,字字有千秋,字体各异,无一雷同,永福福寿之乡因此得名。
义诊期间,大篷车一行还开展了慰问百岁老人活动,从永福县开往凤凰村的汽车在青山绿水中穿行,大约20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住在山口屯的韦世贤老人家,他今年已是100岁的高龄。韦世贤老人在凤凰村知名度颇高,老人的孙媳妇介绍,老人还可以逛到村集市上,找老朋友聊天。平时喜欢往菜里添些青辣椒,从不抽烟,很少喝酒,和当地人一样,基本上是喝生水。
记者感到,永福县独具魅力的“福寿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它倡导的是一种与自然为友,与人为善,处事宽容的精神境界。永福是一块幸福的土地,这里山青水秀,人寿年丰,政通人和,美丽的永福等你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