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史迹走马 > 正文
  • 藏医和《四部医典》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5 15:16:39
  • 核心提示:  藏医学是少数民族医学中较为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中医文化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发展壮大的一种医学,换言之,藏医学可以说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   早在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统一了

      藏医学是少数民族医学中较为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中医文化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发展壮大的一种医学,换言之,藏医学可以说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

      早在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大小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为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带了技工及医师若干名。这批书籍一到拉萨,松赞干布马上命人译成了藏文,总称为《医学大成》(已佚)。此时,吐番成立仅12年,尚无完整的文化氛围和医学理论体系,汉文化和中医学的传入,对这个民族文明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推动。可想而知,中医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就成了藏医文化坚固的基石。此后,松赞干布还邀请了各方名医聚集拉萨,讨论医学,写成了具有青藏地区特色的《无畏的武器》一书。

      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不仅带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而且“杂技诸工悉从”,带去了很多掌握各种技术的人,又给西藏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其中包括不少掌握中医,精研医籍的医者,对于医籍的准确翻译和医学方法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医书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了藏医学的内容,产生了现存最早的藏医著作——《月王药诊》。书中记载的780种药物,一半产自西藏,一半是中土药物。书中还记载了外科导尿术和灌肠术,以及放腹水等内容。

      公元8世纪,西藏医学史上出现了一名最伟大的医学家和一部最好、最全、最优秀的医典,就是宇妥·元丹贡布和他的《四部医典》。元丹贡布自幼随父习医,后来从师于入藏的汉医东松嘎瓦(藏王赐名,意为“四方三界最好的人”),成为一代名医。他又游历各地,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回藏后,花费了10年时间,完成了《四部医典》,这部书的问世标志着藏医药学体系的形成。

      该书是以药王与五个化身相互问答的形式成文的,这与《黄帝内经》的写作形式十分相像。行文是以七字句或九字句的诗歌为体裁,详尽的论述了系统的医学知识。第一部分是论述藏医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名为《总则本集》;第二部分是取类比象的方法进一步阐述理论,叫《论述本集》;第三部分是讨论临床各科疾病的内容,叫做《秘诀本集》;第四部分是介绍药物知识和炮炙法及内外治法的,叫《后读本集》。这部医书是历代藏医学习时的必读书,有“不读《四部医典》,不可为人医”之说。为了配合该书,18世纪时还绘制了一套彩色的系列挂图,展示了体的解剖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等,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图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在古代医学史上十分罕见。

      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到治疗大法、药物组方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它与汉地医学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现代中医名家、藏医学家刘士和先生就在他获奖的《藏汉医学文化比较》和《水乳交融的藏汉医学》两篇文章中,从各个角度比较和分析了藏汉医学的异同之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