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认知火神学派 感悟扶阳心法——读《中医火神派探讨》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辉武 时间:2007-07-26 11:30:02
  • 核心提示: 近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张存悌著《中医火神派探讨》一书,令人耳目一新。该书较全面地总结了现代火神派形成的源流、学术观点、人物思想、临床经验等。并首次将火神派确立为中医新学派,乃当今学与术兼备的好书。初
        近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张存悌著《中医火神派探讨》一书,令人耳目一新。该书较全面地总结了现代火神派形成的源流、学术观点、人物思想、临床经验等。并首次将火神派确立为中医新学派,乃当今学与术兼备的好书。初读是书,不敢为评,仅略陈片言于次。
      一、展示火神派学术观点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与发展,都必须推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推重阳气,善用扶阳方法治病,擅用大剂量干姜附子等辛热药物,对阳虚阴盛病症即阴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这些观点十分突出,甚至超越前人,对后世颇具影响。
      该书展示郑钦安以阴阳立论,但十分鲜明地强调“阳统于阴”、“阳主阴从”、“肾阳为本”、“火种也”等学术观点,因此推崇扶阳,重视姜附,并以此独树一帜,针砭时弊,驳斥旧说,浓烈的学术味,难能可贵。
      二、介绍火神派人物思想
      关于火神派的代表人物,以郑钦安为开山鼻祖,郑氏从理论上澄清了长期以来在辛温药运用问题上存在的模糊、甚至混乱的认识,为姜桂附的正确运用,建立了规矩、准绳。
      但是,一种新学说的提出,并不一定能形成学派,因为独木不成林,一人不能成派。该书在重点介绍火神派的领军人物郑钦安之外,还介绍了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祺、范中林、补晓岚、刘民叔等川蜀名医,以及贵州李师彦,重庆吴棹仙、龚志贤,成都邓绍先、戴云波,上海徐小圃,江苏陈耀堂,无锡张建秋,湘潭朱卓夫,西昌张紫衣,云南李继昌,还有近年的山西李可,成都卢崇汉等,以及相关著作,并通过各自的专著,发掘火神派传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为读者提供扶阳大法的范例。
      对于一些颇有特色的火神派医家,长时间不被人们知晓,经该书的介绍,为读者全面了解火神派学术队伍提供重要信息,也为确立火神派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火神派的临床经验
      对于医学来说,疗效才是硬道理。火神学派的立论独特,说得头头是道,它的疗效如何,临床上用得灵吗?这是任何医学流派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该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穿插引用了大量临床案例,证明了火神派医家擅用姜附大剂,屡愈疑难重症,其疗效令人惊叹。
      对于临床难以把握的附子,已故名医何绍奇有言:“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补可攻,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该书列有附子用法专章。对附子的临床应用指征、剂量、煎法、配伍、毒性及其解救方法,以及近现代医学的经验都有详细综述。可谓集附子应用之大成,于临证多有裨益。
      四、确立火神派医学价值
      在中国医学史上,伤寒、金元四家、明清温病等学派影响广泛,而就“火神”而言,人们只谓“某附子”而已,把“火神”作为一种学派还较少提及。在当今,中医理论基本上是教材的一统天下,相对而言,火神派似乎名不见经传。中医界,特别是毕业于“科班”的中医学子,不了解火神,临床视姜桂附为“虎狼”者不少。该书第一次系统探讨了火神学派学术思想,感悟扶阳心法的灵奇,为临床医师大胆启用扶阳法宝,奠定底气,更重要的是发掘了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为全方位丰富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做出了贡献,在中医各家学说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当然,对于火神派的传承与发扬,该书可算是一个开端,有些资料还不完整。我们相信,《中医火神派探讨》的问世,将引导有志之士,通力合作,着眼于现代疾病谱的临床应用,通过各学科的参与研究,促进火神派理论的发展,为中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