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姚芳蔚老先生治眼病经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今年的2月22日是著名中医眼病专家姚芳蔚老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姚老先生多年来对我工作上的关心,学业上的谆谆教诲,使我没齿难忘。 姚老治病强调整体观念。他认为,眼由脏腑精气腾结而成,眼内各组织皆与内脏相应

        今年的2月22日是著名中医眼病专家姚芳蔚老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姚老先生多年来对我工作上的关心,学业上的谆谆教诲,使我没齿难忘。

     

        姚老治病强调整体观念。他认为,眼由脏腑精气腾结而成,眼内各组织皆与内脏相应,眼病应视为整体中的局部病变。姚老对眼科的五轮学说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五轮虽提示眼与整体的关联,但不可过分强调轮脏相应,而偏重于局部之证,治疗眼病必须把眼病各个症状及整体所出现的体征结合起来,从中分别主次,找寻阴阳偏胜与五行生克规律破坏之因素,然后议定方药,才真正符合眼科辨证论冶法则。他常说,治眼病贵于应变,冶眼病须重视肝肾内冶。

     

        治病贵于应变

        姚老认为,眼病病因复杂,症状可随各个阶段有所不同,当情志波动、饮食失节、起居不和、四时变化、妇女的经带胎产,以及用药不当等等,皆可对眼部病变有所影响。所以,治疗眼病必须注重病证的转变,从转变中看其阴阳进退、邪正消长而应变。有病人陈某,女,49岁。初诊时左眼瞳神半缺,目赤睛痛视糊,头疼,形寒,兼咳呛多痰,苔薄白,脉浮滑。证为风寒袭肺,当予疏解。处方:苏叶、杏仁、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壳、荆芥、象贝母。4剂。二诊:目痛瘥而又剧,且见眼胞面颊浮肿、胀硬,咳呛,身痛恶风,渴不饮水,小便自利,舌淡,脉浮。中土不和,营卫不实,水在皮肤,治从解表。处方:麻黄、石膏、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服3剂后,眼胞肿胀减退,骨节烦痛,无汗而躁,舌赤苔白,脉浮。风寒两伤,营卫同病,还须汗解。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连服4剂发汗解表之药,肿胀退去十之八九,诸痛亦几乎消失,眼内瘀滞大见好转。外邪将尽,姚老再投以辛凉轻剂。处方: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荆芥、桔梗、甘草、芦根。4剂后痛楚余除,眼红亦退,唯视物模糊,盖瞳神内结云翳,内障蔽明,退之非易。处方:杞菊地黄汤加味调制。

     

        重视肝肾内治

        姚老认为,眼内组织,风轮属肝,水轮属肾;目为肝之外侯,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母子.相和,则肝肾之气充沛,目受其荫,故易放明。如果子不和,则无论是子盗母气,或者是母令子虚,皆能使肝肾之气不足,则使精气无法上荣于目,目失所养,疾病随之而起。特别是肝肾同为相火所寄,相火内阴而外阳,其性主动,又最易妄动,妄动则变为邪火,火性炎上,故最易导致目赤昏暗。姚老归纳为:由于肝肾病变而引起的眼病,如青盲、内障、视惑、视歧、外障等,不外乎肝肾精血亏虚,阴不上承;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游;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化风等。故而冶疗用药必须分析不同病因而正确处理。如夏某,女,25岁。初诊:得病两载,系服奎宁中毒,当时神志不清,经抢救病除。但出现了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狭窄,并伴有头晕耳鸣,时有咽痛、鼻出血。检查:外眼未见异常,病在瞳神之内。鉴于奎宁中毒,毒攻于脑,脑与目系相连,故而脑病目亦得病。脑为髓海,唯肾所主,少阴与督脉上额交巅络脑,与肝脉会合连于目系,故而病源在于肝肾,治宜滋肾生肝,缓血脉以化明于目。处方:生地、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丹皮、枸杞子、菊花。此方加减连服一月,患者头晕减轻,唯感咽痛口干,此亦阴伤、虚火内动炎上之象。处方:党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大枣。上方加减治疗14剂后诸症皆除,唯目病好转进展不显,舌赤,脉细数。再予滋阴养血。处方:党参、麦冬、生地、阿胶、胡麻仁、炙甘草、鳖甲、龟版、大枣。连服一月滋阴养血之剂,目病已见好转,经检查:视力恢复,视野也较前扩大,但仍不能达到正常,谅以病重根深,非久治难达余效,原方加天冬30剂续服。

     

        姚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是管窥而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