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吴有性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15-02-15 21:23:23
  • 核心提示:吴有性(1582~1652年),字又可,号澹斋,明末吴县(今属江苏)人。他生活在明王朝行将倾覆之际,当时饥荒战乱,疫病流行,其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流行的一次温疫,遍及江苏、河北、浙江、山东

    吴有性(1582~1652年),字又可,号澹斋,明末吴县(今属江苏)人。他生活在明王朝行将倾覆之际,当时饥荒战乱,疫病流行,其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流行的一次温疫,遍及江苏、河北、浙江、山东等省,百姓死者无数,诸医“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不见其殆也”,吴有性深感“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他尖锐地指出:大批因疫病而死者并非死于病,而是死于医,是因为广大医学家对传染病缺乏研究造成的。‘他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强调这种病属温疫,非凤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使其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温疫论》,为我国医学提供了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
        吴有性治愈了很多传染病患者,其中包括一些疑难大症,且往往是出奇制胜。他根据当时温疫流行的实际情况,并在河间热论的影响下创立了温疫学说,对传染病之病因、传染途径、流行特点以及治疗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突破了明以前的医家对疫病病因所持的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论点。尤为可贵的是,他肯定戾气也是一切外科感染疾患的病因,从而把传染病因与外科感染病的病因,划入同一范畴。
        后世医家刘奎曾高度评价吴有性“释千古之疑,泄乾坤之秘,洵堪方驾长沙。而鼎足卢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