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是中原野战军的别称,该军曾经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中医学有两种著名的内科治病方法,一是针灸,一是药物,相传已几千年了。鲜为人知的是,该军卫生部副部长鲁之俊十分重视利用针灸为军民服务,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领袖:中西医结合好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当时毛泽东身体十分瘦弱,一只胳膊抬不起来,关节痛(肩周炎)复发,影响工作和休息。延安著名中医李鼎铭建议服中药,有的西医对此不信任,认为中医不行。毛泽东说:“李鼎铭先生提出来了么,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李鼎铭开了3帖中药,让毛泽东服用。不久,毛泽东的胳膊果然不痛了,还能做几下简单的单杠运动。毛泽东高兴地说:“还是中西医结合好!”以后,毛泽东有病时常请李鼎铭先生开药方,有时还请李为他按摩治疗。毛泽东还常常从李鼎铭那里借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阅读,以了解中医治病的奥秘和机理。毛泽东在与李鼎铭交往过程中,李鼎铭进言中西医团结合作的观点,促进了毛泽东关于中西医合作,结成医疗统一战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此后,毛泽东把李鼎铭先生介绍给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谢觉哉、王稼祥等许多中央领导治病,时常在有关会议上谈中医药的好处,要求人们尊重中医,支持中医。
1940年11月,在纪念白求恩逝世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应邀来到中国医科大学,在新落成的学校大礼堂里对全体师生讲话中说:“要好好学习白求恩对病人极端负责的精神,在治疗工作中不能马虎大意”,并讲述必须团结中西医的重要意义。
1942年夏季的一个下午,毛泽东的保健医生黄树则随傅连障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详细询问延安有多少中医,调查过没有。然后殷切地嘱咐他们:“要和中医老先生多来往来往,交交朋友。”傅连唪汇报了最近李富春同志向卫生部门传达毛主席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我们已经开过几次中西医座谈会,讨论学习。”毛泽东强调说:“西医中医,要交朋友,不要不相往来。这一条很重要。”当问到黄树则读过中国古代哪些医书时,黄树则如实回答:“我读得很少。”毛泽东说:“你应该拿三个月时间,把主要的中医书都读上一遍。”
1944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中西医合作,开展群众卫生运动”。同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又说:“近来延安疫病流行,我们共产党在这里管事,就应当看得见,想办法加以解决。我们边区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铭同志是中医,还有些人学的是西医,这两种医生历来就不大讲统一战线。我们大家来研究一下,到底要不要讲统一战线?我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治不好病还是医术问题,不能因为治不好病就不赞成中医或者不赞成西医。能把娃娃养大,把生病的人治好,中医我们奖励,西医我们也奖励。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