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宋金元名医——王好古

  • 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2-27 14:39:00
  • 核心提示: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 王好古
    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著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斑论萃英》、《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等。

    王好古,生于公元1200年,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早年博通经史,以进士官本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曾同李杲学医于张元素,以年幼于李杲二十岁,后复从学于李杲,尽得其传。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复受历代医家如王叔和、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等的影响,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及李杲的脾胃内伤论,对他的熏陶尤深,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其阴证学说的基础。

    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参以己见,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对阴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旨在阐明伤寒阴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该书最早被收入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中;至清,陆心源根据钱遵王(曾)所藏的旧抄本,刊入“十万卷楼丛书”。

    陈修园《医书五十四种》及《中国医学大成》都分别有载录。从版本内容看,元版较之清版,多有“阴证发黄”、“阴证发斑”及一例医案。 据《阴证略例》麻信之序,王氏门人有皇甫黻、张沌、宋廷圭、张可、弋彀英五人。

    《癍论萃英》成书于公元1237年,本书语简意赅,对癍疹治疗及与疮疹辨别有独特见解,所立方剂颇切临床实用。

    《医垒元戎》成书于公元1291年,鉴于仲景而后,伤寒、杂病分为两科,医工愈学愈 陋,愈专而愈粗之弊,遂祖述仲景之制,参以易水、东垣之法,发明伤寒、杂病证治之要义,寄望学者融会贯通。本书载方1035首,既注重采摭前贤之用药心法,亦不乏化裁古方之自出机杼者。

    《汤液本草》初稿成于公元1298年,至公元1308年定稿。主要阐述药物治病机理、用药要点及炮制等内容。对张元素、李东垣药学理论进行了阐发,反映了金元时期药物学理论发展成就。《此事难知》刊于公元1308年,系编辑其师李杲之医论,包括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诊法、病因病机、天人相关、治法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