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宋金元名医——陈自明

  • 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2-27 14:35:00
  • 核心提示:陈自明,字良甫,南宋临川人,约生于南宋绍熙至咸淳年间。祖上三代行医,至陈自明,其学术上最有成就,成为当时一大名医。陈自明在南宋嘉熙(公元1237~1241年)间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他治学十分刻苦,正如其在《外科精要》自序

    陈自明,字良甫,南宋临川人,约生于南宋绍熙至咸淳年间。祖上三代行医,至陈自明,其学术上最有成就,成为当时一大名医。

    陈自明在南宋嘉熙(公元1237~1241年)间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他治学十分刻苦,正如其在《外科精要》自序中说:“仆三世学医,家藏医书若干卷,既又遍行东南,所至必尽索方书以观,暇时闭关静室,翻阅涵泳,究及末合”。于医学理论加以深刻探讨,对中医妇科与外科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已佚,仅在《医方类聚》一书中存有散在内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

    陈氏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均进行了总结,可见其学术思想的概况。他强调了妇女月经的先天来源,突出了冲任、天癸与月经的关系,同时亦不忽视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月经产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将妇女的生理发育和病理变化分为三个类别,即室女、已婚和七七天癸尽数之后,即青春未婚期、已婚期、绝经期三个阶段,来归纳分析不同的病证。即室女期,由于青春期的变化,思虑积想等情志变化为多,故其病多在心脾。而对于绝经之后的胞宫出血,则多考虑肝肾虚热。至于一般的月经失调,则认为多与冲、任、肝、脾有关。对于妇科诸病的病机,陈氏抓住主要病理变化,注重气血逆乱,经脉逆行,五脏功能失常,生化告竭等方面,可谓治病求本。

    陈氏论述外科,强调火热为病变之主体,将痈疽的病因总结为“一天行,二瘦弱气滞,三怒气,四肾气虚,五饮冷酒,食炙煿,服丹药。”即对痈疽的病因从正气与邪气两方面加以归纳,或责之人体虚弱、肾气不足,房劳损伤,或由于七情郁滞,膏梁厚味,外感六淫,这些认识颇为深刻。对于痈疽的辨证,既强调从五脏分证,又注重表里内外,阴阳浅深缓急,同时还注意辨别善恶顺逆,吉凶死生。他所提出的“辨五善七恶”,多为后世医家效法,即“饮食如常,一善也;实热而大小便涩,二善也;内外病相应,三善也;肌肉好恶分明,四善也;用药如所料,五善也。渴而发喘,眼角向鼻,大小便反滑,一恶也;气绵绵而脉涩,与病相反,二恶也;目不了了,睛明内陷,三恶也;未溃肉黑而陷,四恶也;已溃青黑,腐筋骨黑,五恶也;发痰,六恶也;呕吐,七恶也。”并认为五善见三则瘥,七恶则四则危。

    陈自明总结了宋以前妇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已的临床实践,阐发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颇具特色,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很有影响。明代王肯堂著《女科准绳》、武之望著《济阴纲目》均受其不少的影响。对于外科痈疽的治疗,他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到预后,均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强调整体治疗,注重阴阳分证,注意保护脾胃,主张内外合治,是其主要成就,颇受后世医家的赞赏。如汪机著《外科理例》,王肯堂著《疡医准绳》,均大量采录陈氏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