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25年8月28日,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1959年参加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学习班,1961年结业获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六十年代初期以来,专攻中西医结合外科,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1964-1977年任南开医院院长,1978-1994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吴咸中教授科学地运用中西医两法之长,确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地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127;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的专著18部。他主编的《新急腹症学》,《腹部外科实践》等专著,是该学科领域的权威著作。他的研究成果曾十多次获国家、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科技成果奖。吴咸中教授曾多次赴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前苏联、巴基斯坦等国讲学访问,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中西医结合骨干,培养博士19名,士20余名和10名国外进修生。他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是我国优秀的普外专家和杰出的中西医结合专家,曾6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
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天津医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客座教授。
吴咸中率先提出,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中,“法”是一个重要环节,抓住“法”,既可上溯求“理”,又可下达寻“方”,从而能产生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治疗效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带领研究人员用现代医学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急腹症治疗八法”中各法的代表方剂、药组及单味药物,阐明其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中医理论实质的认识,促进了中西医药学在理论上的结合。实验研究证明,通理攻下法可以增加肠蠕动,增加肠分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管血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限制炎性病灶扩散;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预防肠粘连;促进胆汁分泌,并有利尿作用;还可抑制细菌生长。活血化瘀法能增加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粘滞度,促进腹腔渗液吸收,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这类的系统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各法的作用机制,也指导和扩大了各法的临床适用范围。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理论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指导作用。
吴咸中不仅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医学家,在领导工作中也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华。自担当领导职务以来,他的讲话报告一般都自己准备稿件,即或请人代笔,也要逐字逐句审定,有时重新改写。作为实行院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他团结一班人在学院全面改革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办学规模扩大为3000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无论在教学、科研、医疗和对外交流合作各方面,都称得上是建院以来的鼎盛时期。人们称赞他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但他从不引以自恃。他的座佑铭是:“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他格守的时间表是:“一年当两年,一日三单元(指上午、下午和晚上)、假日干半天”。多少年来,坚持不懈。他每天都要摘录报刊杂志中的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动态,每周都有3个半天的医疗查房,每个学期都要讲授外科学、医史学,每年都招收研究生和国外进修生,每年都要求有专著或论文发表。他的那些大部头著作大都是在晚间、假日忙里抽闲,日积月累完成的。他常告诫自己和别人说:“虚名不可贪,名重更需谦,科学无坦途,智者贵登攀”。他仍以创业的精神在中西医结合的园地上勤奋耕耘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