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揪子,山东昌邑人,五十三岁辞世。黄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名门世家,受其家学影响颇深。自小才华横溢,志存高远,弱冠之年,即博闻强识,有过目不忘之说。幼年立志,欲求取仕途,以建功立业,光耀门庭,而兼济天下。然而其命途多舛,因用功过度,在三十岁时不幸感染目疾,被庸医处以苦寒重剂,熏蒸发汗复伤阴液后,经年无效,终致左目失明。理想受挫,前途重创,身体残缺的遗恨,使他陷入了残酷青春里犹如野兽般奔突的孤独中,这是他一生孤独的起
点,也是其一生中经历过的最黑暗迷茫的转折期。
此后黄氏转志学医,遭遇了人生孤独中的第二难。成因有二:“学问之道,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要坐得冷板凳,需耐得清贫、寂寞与孤独,此其一。其二,黄氏自幼熟读经书,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与“穷理尽性”的思想对其一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复因其自幼禀性耿直,非沽名钓誉之徒,这更加重了其求学过程中孤独的一面。
在学术成就上,黄元御融贯经典,传医学之心灯,著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揪药解》、《伤寒说意》、《素灵微蕴》。他一生治学强调心悟,不盲从随众,乾隆皇帝曾亲题“妙悟岐黄”匾额。重视经典,力主“扶阳”,慎“补阴”,重视“脾胃”,力排众议,创制“药性理论”新说,这些均为其孤独的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结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