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咏巢元方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诗/辛海量 文/王琳 时间:2012-02-15 13:56:00
  • 核心提示:医自汉魏成三鼎,止有源候缺一端。兹有大业元方者,阐幽发微穷病源。【译释】汉魏之际,理法方药形成体系,
    而在此时,病源证候理论缺憾。
    大业年间,医家元方顺应潮流,
    灿然著作,病源证候探颐穷源。【简介】
    巢元方是隋代著名

    医自汉魏成三鼎,止有源候缺一端。兹有大业元方者,阐幽发微穷病源。

    【译释】

    汉魏之际,理法方药形成体系,
    而在此时,病源证候理论缺憾。
    大业年间,医家元方顺应潮流,
    灿然著作,病源证候探颐穷源。

    【简介】
        巢元方是隋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曾任太医博士,后升为太医令,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深的医学理论造诣。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巢元方奉皇帝命令主持编撰了《诸病源候论》,该书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巨著,无独有偶,它的写作年代——隋代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隋代虽然只存在短短的38年,但是它上统魏晋南北朝以来漫长的分裂,下启唐朝长期的统一与繁荣,有过辉煌的成就。宗教方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佛教、道教得以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佛教在短期间内竞成为国教。从《诸病源候论》佛教词语的运用上,可以窥探出当时斑斓社会文化的一隅。

        《诸病源侯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侯的书,50卷,共67门,载列证候l739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侯:书中每条专论包括疾病发生原因、病理、病变表现,专论后附有导引按等外洽方法,却不同于历代方书那样列法载方,以示本部巨著专为探讨诸病之“源”、“候”而设。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还对传染病分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有重要的研究阐发。他提出了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性病因——“尸虫”,会引起如尸注、死注、飞尸、鬼注等(类似今之肺结核病等)烈性传染病,“人有病注死者,人至其家,染病与死者相似,遂致于死,复易旁人,故谓之死注”。很明显,这是接触传染所致。他还以“急黄”命名现代医学中的暴发型肝炎,关于急黄症状的描述以及对发病特点的认识,都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巢元方在书中还有手术和外科治疗的记载,反映了隋代及其前期的中医外科、伤科医疗水平,他认为开放性创伤创面必须清除异物,才能促进创口愈合,如碎骨或其他异物未除,便令人脓血不绝,痛烦不安;若箭镞入内则必先拔出,而后敷药方可合伤愈。

        巢元方在书中引录保存了我国古代珍贵的医学资料,后世医家对此书非常推崇,《四库全书总目》称誉此书为“证治之津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