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药名奠章掉恩师——刘云湖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1-28 10:22:43
  • 核心提示: 中药名称形形色色、各有寓意,或反映其来源及形态特征,或表示其性味功用,甚或包含着某个典故与传说。以中药名为核心词汇创作的诗词、谜语及对联等作品,成为了中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这方面,清末民初鄂东名医刘云湖
           中药名称形形色色、各有寓意,或反映其来源及形态特征,或表示其性味功用,甚或包含着某个典故与传说。以中药名为核心词汇创作的诗词、谜语及对联等作品,成为了中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这方面,清末民初鄂东名医刘云湖用中药药名撰写的悼词,更是别有韵味,读来令人感怀难忘。
           刘云湖  (1883~1939),号丹阶,湖北黄冈县人。出身数代寒儒,自幼嗜读饱学,少年知名。立志学医,始而抄书自学,博览群书,几经岁月,读完各家经典。在精通医理能临床施诊时,又拜本县祖传名医陈久香先生为师深造,医术日精。他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中西汇通,其治病“常数剂告愈,一时遐迩弛其名”。民国时期曾任湖北国医专科学校伤寒教授,并在武昌积玉桥设诊行医,晚年重返故里。著有《伤寒论讲义》传世。
          《临床实验录》载有刘云湖1909年为其业师去世撰写的奠章:“吾师陈宝衡(久香)先生,伤寒有独得之秘……先生于己酉春二月十四日谢世,世兄庆云索愚奠章,愚愧谢不遑,索之至再,义不容辞。援笔云,红花满眼,染成血泪俱红;白术横眉,衬与麻衣共白。看寸冬已过,频添滴滴之悲;嗟半夏未来,忽动公公之感。痛维先生,从容成性,厚朴居心。半世细辛,业甘遂于防己;治非独活,恩破故于救穷。愈无算公母之丁,游数方熟生之地,咸推佛手,共荷灵仙。教附子(先生无子,立其弟之子庆云为嗣)以茯神,定须贯众,示寄生以远志,颇不胡麻。车前问字者泽泻而施,人中求治者续断而进。似此求之百合,早逾龟甲之辰,福备五加,共乐龙齿之庆矣。无何五味违调,六神早卒。身同枯草,预知王不留行,眼若蒙花,欠实甘分蔗境。悬钩寝逝,仙迹一别鬼督邮,弃杖魂归,锦地不罗使君子。三七尚远,聊陈白酒之斟,四六章呈,不尽白云之望。伏愿天仙接引,神曲扶持。撤却青盐,魂当归于天上,超登紫菀,迹熟附于人间。庶儿辈莲子频添,亦桂枝独秀也矣。”
           这篇短短的悼词,采用骈体文体写成。骈体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和声律,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相间成句,又称四六或四六句。所以文中说“四六章呈”。全文引用的中药达数十味之多。这些中药名构成的语句在文中恰当地表达了祭奠者的心情和情感,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逝者的生平业绩跃然纸上,追思缅怀之情充满字里行间。
           读者诸君,你能指出文中引用了哪些中药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