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性通敏,知时务,喜豪辩,跌宕自恣,若脱鞲之鹰,瞬息千里,众鸟避易。自少年时,已落落有奇志。初学时文,薄其道,因覃思《周易》《道德》《阴符》家言,久之有契。既乃旁搜天文、地利、音律、技击之术,精意练习,得其要领,而于医理尤邃,上下数千年,穷源达流,参稽得失。尝创新乐府,曰《洄溪道情》,警动恺切,士林诵之。
《清史稿·艺文志》载,徐氏撰有《阴符经注》、《道德经注》、《乐府传声》、《洄溪道情》。道情文体与乐府近而不同,既须通俗,又须高雅,内容所述,有益世道人心,自在不言中。灵胎述自称写道情颇难,云:“构此颇不易,必情、境、音、词处处动人,方有道气。”试看《洄溪道情》中的两首道情:
《丘园乐》:做闲人,身最安,无辱无荣,无恼无烦。朝来不怕晨鸡唤,直睡到红日三杆。起来时篱边草要芟,花边土要翻,香蔬鲜果寻常馔。只听得流水潺潺,鸟语关关,顽儿痴女跟随惯,绿蓑青笠随时扮。也有几个好相知,常来看看。挂一幅轻帆,直到我堂湾,带几句没要紧的闲谈细细扳。买碎鱼一碗,挑野菜几般,暖出三壶白酒,吃到夜静更阑。
《劝孝歌》:五伦中,孝最先。两个爹娘,又是残年。便百顺千依,也容易周旋,为甚不好好地随他愿!譬如你诈人的财物,到来生也要做猪变犬。你想身从何来?即使捐生报答,也只当欠债还钱,哪里有动不动将他变面!你道他做事糊涂,说话欹偏,要晓得老年人的性情,倒像了个婴年,定然是颠颠倒倒,倒倒颠颠。想当初你也将哭作笑,将笑作哭,做爹娘的为甚不把你轻抛轻贱?也只为爱极生怜,到今朝换你个千埋百怨。想到其间,便铁石肝肠,怕你不心回意转!
娴雅情致,跃然纸上。灵胎一生喜欢写作和吟诵道情词。苏州府志说:“晚年,徐氏筑室七子山,隐于洄溪,矮屋百椽。山有画眉泉,小桥流水,松竹铺纷。登楼则太湖奇峰,鳞罗布列可见。时吟唱乐府道情于其间。卒年七十九岁。终前自题墓门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青松处士坟。”
徐灵胎精于医,长于文,他的医学成就与他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密不可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