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故事(四)
华佗在苏北一带行医,因为治好多种疾病,深受百姓爱戴,声名远扬。但有一个布店的学徒很不服气,他常在众人面前说:“华佗为了沽名钓誉,故意装模作样,善于把无病说成有病,把轻病说成是重病,抓点药吃了就好,于是成了名,实际上他也不过是一个被人们吹捧起来的‘神医’,并没有真本事,如果大家不信,可以试试看。”
那是阴历十 五的一天,刚刚 吃过饭,学徒看 见华佗头挽道 髻,身穿便服,腰 间挎了个药葫芦 姗姗走来,便对 众人说:“今天我 倒要试试华佗的 本领,我马上到 柜台里面躺在床 上装病,你们请他来给我治病,看他怎么讲。”说罢,往柜台里面扑通一蹦,接着便两手捂着肚子,摔头打滚地嚎叫起来。适巧这时华佗经过店门前,众人便请华佗诊治。
华佗走进柜台里,看看那学徒的气色、动作,摸摸脉搏,沉痛地说:“没有办法了,准备后事吧!,,众人不禁心中暗笑。又故意问华佗:“你看他能支持多长时间?”华佗说:“捱不过半夜。”说罢叹息着走了。
众人议论纷纷:“人说神医华佗,真是徒有虚名。”于是人们忙叫那位学徒起来说:“华佗已走远了,还装什么蒜呢!”可是任凭人们喊叫,那店里学徒仍旧是一个劲翻来覆去地打滚嚎叫不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原来是那位学徒吃得太饱,在翻蹦柜台时,用力过猛挣断了肠子(一说是胃穿孔),当日傍晚就死掉了(原来旧时老板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日为学徒改善生活,这个学徒吃得太饱,用力过猛,挣断了肠子)。
华佗重医德,精医术,其疗病合汤不过数种,若针灸不过一两处,针到病除:若病结积在内,针药达不到,使用麻沸散,开刀祛病,一点不疼:若病在肠中,断肠湔洗即愈。无论什么样的难症怪病,手到病除。
甘陵国相夫人,怀孕六月,忽腹痛难忍,急求华佗医治。华佗用手一诊脉即知胎儿已死,是胎儿腹死症,一碗汤药服下,死胎堕下,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面赤胸中烦懑,饮食不进。华佗诊脉说:“太守胃中有虫,欲成内疽,是腥物所为。”遂作汤药
李将军妻身染重病,遍求良医治疗无效,后请华佗。华佗诊脉后说:“夫人怀孕,胎儿被不慎碰伤,死在腹中。”将军不信,说胎儿早已生下。他说:“虽已生下一个,腹内还有一个,是双胎。生第一个时出血太多,所以后面的一个生不下来了,还留在腹中。”后经华佗针药并洽,果然又堕下一个死胎。
有一危急病人求华佗诊治,华佗见患者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呼吸徼弱,两腿蜷曲,便以手扪其腹部,其大叫疼痛。华佗说:“此 病是肠痈,针药已不济事,必需剖腹治疗。”病者听后甚为害怕。华佗安慰他们说:“此种疾病我已治好多例,颇有把握,你们不必恐惧。”于是就令弟子樊阿、李当之准备刀剪、药物,又叫患者酒服麻沸散,即醉失去知觉,师徒三人进行剖腹手术。华佗将腐烂部分切除湔洗,即行缝合,敷上药膏,不到一个月即痊愈。
农村一妇女患病,忽冷忽热,热时出汗,冷时打颤,好像疟疾,又不是疟疾,治疗多年不愈。后遇华佗,华佗诊断为寒热内泣症,嘱咐其家人说:“先用冷水为其洗身,让其卧床盖被,在室内生火加温,使其出汗,当即病除。”其家人照办,果然痊愈。
华佗身怀绝技,治疗疑难杂症,诊断无误,药到病除,不胜枚举,被人们称为神医。
华佗既精通方术,又精通数经,在社会上名声很大。华佗中青年时,朝廷要地方举孝廉。沛国相陈琏敬重华佗,便举华佗为孝廉,华佗婉言谢绝。
华佗认为,国家表面平静,实际上并不安定。地方豪强势力恶势膨胀,水旱蝗灾连年不断,瘟疫时有发生,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苦难深重的民众生灾害病无处求医,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医生,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当一名人们需要的看病先生。
太尉黄琬,因请华佗看过病,多有交往,知道华佗医术高明,兼通数经,关心民众疾苦,是个有才干的人,亲自劝说华佗弃医从政,出来做官。华佗回答说,自己的志向是当名民间郎中,终身以医为业,对仕途不感兴趣。
华佗同乡曹操,正在领兵打仗,突然头痛难忍,呻吟不止。太医扎针吃药,没有好转,就去请华佗诊治。华佗一看说:“这种病吃药难以奏效,必须针扎胸膈要穴。”内行人都知道,这个穴道历来是医家禁区。然而,华佗艺高人胆大,果然针到病除。曹操佩服华佗医术高明,执意要留华佗在相府。华佗只想在民间采药治病,做个乡间民医,不愿留在相府,结果谢绝曹操,回到了家乡。
东汉建安年间,当时的封建军阀袁绍以绝对优势兵力在官渡与曹操决战,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苟或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华佗经过切脉诊断说:“丞相因为劳神过度,得的是‘偏头风’,应该是早年头部受过撞击,可是丞相在身强力壮之时病发作不起来,到年老气衰时风寒乘虚进入脑髓,再加操劳过度,病就会发作,发作时痛不可当。”曹操回忆在灌阳战役时,头部确实受过撞击,听华佗说得有理,便问:“我病可能医治?”华佗说:“可以,先扎针再吃汤药,病一定会好。”经过华佗医治,曹操的病很快就好了。后来曹操的头风屡次复作,即屡次治愈,曹操见华佗医术不凡,就想留他作自己的侍医,并对华佗说:“我这病能不能除根?”华佗说:“要此病除根,必须将头剖开,取出风涎,就永远不再犯了。”曹操听华佗要剖开他的头颅,认为华佗不怀好意,但为了自己的头风减少复发,就暂且留在军中为自己服务。可是华佗志在医治天下的穷苦百姓,因而就以妻病为由,请假回家。
华佗回家后,许多贫苦百姓纷纷前来求医,华佗热心为他们治病,日以继夜,几无暇时。不觉假期已满,曹操多次催他返回,华佗总是舍不得离开多灾多难的百姓。曹操恼羞成怒,就派一名官吏到华佗家中查看情况。官吏到了华佗家中,见华佗正在为
家乡一些贫苦百姓治病,他的妻子根本没有什么疾病,就按照曹操的命令将华佗带到许昌,下了监狱治罪。
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不忘劳动人民的疾苦,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曹操一怒,动了杀机。苟或劝他说: “华佗医术高明,关系人命,宜于宽宥。”曹操不从,并说: “天下不患无此鼠辈。”
华佗被杀的前一天晚上,狱吏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华佗,华佗悲愤地烧掉自己心爱的医学精华竹帛,并愤然在壁上题诗:
竹帛烟灰兮怒火横。
儒医长恨兮斥曹营。
伤心儿女兮断头夜,
不负天下兮负拙荆。
临死之前,华佗仰天大呼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曹孟德必将自食其果!”
华佗被杀后不久,曹操的爱子仓舒病重,众医都束手无策。及病情重危,曹操凝视着奄奄一息的爱子,捶胸顿足地悲叹:“我悔杀华佗,令我儿仓舒强死……”后来,曹操头风病复发痛苦异常,乃自叹日:“我病唯华佗能医,今不可得也!”尔后,曹操每发头风病,就想起华佗,悔恨不已。
后人有诗叹云:
华佗医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又云:
徒把金针事老瞒,
千年荒冢朔风寒。
后来枉却陈琳檄,
毕竟西陵泪不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