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名医徐灵胎二三事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王家喻 时间:2007-02-10 11:33:14
  • 核心提示:徐灵胎(1693~1774)名大椿,又曾名大业,以字驰世,江苏吴江人,晚年隐居故乡洄溪画眉泉,号称洄溪老人,为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他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理论造诣,曾经两次被乾隆皇帝召入京都治疗难症,均获良效,誉满京城。他博
    徐灵胎(1693~1774)名大椿,又曾名大业,以字驰世,江苏吴江人,晚年隐居故乡洄溪画眉泉,号称洄溪老人,为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他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理论造诣,曾经两次被乾隆皇帝召入京都治疗难症,均获良效,誉满京城。他博学多才,博览群书,除医学外,还通晓多学科知识,知天文,识水利地理,懂兵法,喜练武,爱体育运动并坚持锻炼,晚年仍身体健壮,步履快捷,鹤发皓须,声如洪钟,人皆称奇。尤善诗词,擅撰对联,特别是道情写得通俗率真,所撰《时文叹》,讽刺八股文对读书人应试科举的毒害,风趣而辛辣,不同反响,时人争相传诵。他写了多篇医学文章,论述精确,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如《用药如用兵论》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现简介几点事例,从一斑可窥全豹也。
      徐灵胎一生勤奋读书,好学不辍,不断进取,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但他对先贤的医学著作和观点不迷信,更不盲从,而是有自己的创新见解及与众不同的认识。如明代医学家赵献可在他所著的《医贯》一书中,主张用六味地黄丸与八味地黄丸二药通治百病,甚至还可以作为人们平常的保健药长期服用。这种观点在当时医学界颇为盛行,使用地黄丸防病治病的人很多。徐氏经过多年临证实践,认为此种学术观点不妥,并大声疾呼,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题鲜明突出,名曰:《医贯砭》,针对性很强。所谓砭者,针砭《医贯》一书造成的时弊也。文中主要论点指出:六味地黄丸用于滋阴补肾,八味地黄丸用于温补肾阳,功能迥然有别,均须辨证施治,对症用药,绝不可滥用。
      徐灵胎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所谓的康乾盛世,经济比较繁荣,社会安定,因此人们注重滋补强身以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尤以滥用人参为甚,已形成医者乐用、患者喜服的不良时尚。徐氏有鉴于此,特撰《人参论》一文,郑重指出:“人参价极昂贵,用之得当,能补养元气,拯救危险,若用之不当,将邪气尽行补住,轻者邪气不出,重则即死矣。吾愿天下之人,断不可以人参为起死回生之药而必服之。医者必审其病而后用之。”无论西药中药,是药总有三分毒,确实如此。其实,中医先辈早有古训:“药症相符,大黄即是补药;药症不符,人参也成毒品。”以上这些金石良言,对于当前那些滥用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进补的医患双方,仍有强劲的警示作用。
      徐灵胎读了不少前贤的医著,并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将古人的经验与现实病证相结合以遣方用药,常获桴鼓相应的良好疗效。据《洄溪医安案》载:苏州一顾姓官员的弟媳,产后恶露不下,小腹结块疼痛难忍,胃脘作胀,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发热汗出不退,烦躁不安。服过几个医生开的方药,病情毫无转机,最后请徐灵胎救治。徐氏诊察后说:“此产后血鼓胀也,乃瘀血凝结于内所致,病情危重,非寻常药所能治也。”经过缜密思考后,他开拟了一个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处方,由肉桂、黄连、人参、大黄、五灵脂五味药组成。药服下后几个小时,病人诸症得到缓解,病情大有好转,接着继续服药,数日后就痊愈了。别的医生向他请教组方用药的道理。他笑着说,治病要博学多思,随机应变,不能死守常规。我的治疗法则,正是利用这几味药互相制约的作用,才能攻淤通便而不伤正气,清热而无过于寒凉之弊,扶正而不致碍胃作胀。至于“人参最怕五灵脂”嘛,产妇有病则病受之,不会发生毒性作用。现在产妇的病好了,说明这个治疗法则是正确的。经这么一说,大家对徐灵胎的高明医术与卓越见解,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交口称赞不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