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是指用电针仪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针刺与电刺激于一体,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随意调节刺激量,并能代替手法运针,使针感得以保留,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是目前针灸常用的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
(一)常用电针仪的种类
1.规律脉冲式电针仪有DZ-m型、BT-701型、G-6807型。
2.调制脉冲式电针仪 有G-6805型、DZ-12型、GI-IW70—1型。
3.声电波类电针仪 有ZM一1型、KZ一1332型。
4.多功能电针仪 有四用电针仪、SAM一1型多功能电针仪。
(二)常用电针波形的选择
1.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的组合波。常用于疼痛、扭挫伤、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
2.连续波是电针仪输出为某单一固定重复频率构成的脉冲波。分疏波和密波。疏波频率在30赫以内,常用于治疗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损伤等。密波频率高于30赫,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3.起伏波脉冲频率或幅值受另一个脉冲或电信号的调控,两者复合后,其脉冲波形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作周期性改变。作用较为温和,对年老体弱或儿童更为适宜。
4.断续波为时断时续的组合波。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也可用作电肌体操训练。
(三)临床操作
1.行针与体针针刺方法相同。行针得气后,才能接通电针仪。使用前,先将旋钮调至零位,强度由小逐渐加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2.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两个穴位配对才能使电针仪一对电极的输出电流形成回路,产生效应。一般穴位以同侧肢体为宜,如果单穴电针时,一般选取主穴,得气后接在电针器的电极上,另一电极放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
3.通电时间为10—20分钟,体质较弱或过敏者不宜超过15分钟。对某些顽疾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
4.治疗后,先将电位器退回至零位,关闭电源,再将针取出。
5.电针刺激强度,根据疾病性质、部位、体质和敏感程度决定。一般分强、中、弱三种。强刺激:肌肉明显收缩,患者有较强的针感,甚至出现痛觉;中刺激:肌肉略收缩,痛感不明显;弱刺激:不引起肌肉收缩,毫无痛觉。
6.10次为1个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2个疗程间休息1周。
【养生应用】
(一)神经系统疾病
1.头痛前额痛:头维、合谷;偏头痛:悬颅、外关;后头痛:风池、昆仑;巅顶痛:百会、太冲。用频率为1~2赫的疏波,通以脉冲电流。
2.三叉神经痛 太阳、阳白、上关、翳风、颊车、颧修、合谷、内庭。用连续波脉冲,通电30分钟。
3.面神经麻痹 下关、阳白、颊车、翳风、合谷、足三里。用疏密波脉冲,中等刺激。
4.肋间神经痛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用连续波脉冲。
5.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阳陵泉、委中。用高频调制脉冲,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6.臂丛神经痛大椎夹脊、风池、外关、合谷。用连续波逐渐加大电流量,以患者耐受为度。
7.脊髓灰质炎上肢: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命门、阳关、次修、环跳、绝骨、太冲、足三里。用断续波脉冲。
8.多发性神经炎上肢:肩髑、臂臑、手三里、曲池、支沟;下肢:环跳、风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用疏密波脉冲,中等刺激量,强度以瘫痪肢体收缩为度。
9.中风后遗症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体针:肩髑、臂膈、曲池、合谷、环跳、伏兔、丰隆、昆仑。言语不利加廉泉、风府。用断续波脉冲,频率为30赫,每次5~6穴。
10.外伤性截瘫 华佗夹脊、气海、关元、承山、阳陵泉。用断续波脉冲,频率60赫,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11.神经裹弱 内关、神门、合谷、三阴交、太溪。用起伏波,轻度刺激。
12.震颤麻痹上肢:肩髑、大陵、三阳络;下肢:环跳、阳陵泉、绝骨、太冲。头针:舞蹈震颤区、运动区。用断续波脉冲,频率30赫,弱刺激。
(二)运动系统疾病
1.颈椎病华佗夹脊、天柱、肩井、天宗、曲垣。用疏密波,中等刺激。
2.肩周炎肩髑、肩内俞、臑俞、肩井、曲垣。用连续波脉冲。
3.肱骨外上髁炎天应穴、曲池、合谷。用连续波脉冲。
4.骨折上肢:肩髑、曲池、外关、手三里;下肢:居髂、环跳、阳陵泉、绝骨。用疏密波脉冲,强度以局部肌肉收缩为度。
5.腰痛 肾俞、大肠俞、次髂、委中、承山。
(三)外科疾病
1.胆石痘 阳陵泉、胆囊穴、太冲、合谷。用疏密波脉冲,中等刺激量,时间30分钟以上。
2.阑尾炎足三里、阑尾穴、曲池、丰隆。用连续波脉冲。
3.前列腺炎关元、中极、膀胱俞、太冲。用连续波脉冲。
4.尿失蔡关元、中极、膀胱俞、次髂、委阳、承山。用断续波脉冲。
5.雷诺综合征八邪、合谷、外关、八风、三阴交、血海。用断续波脉冲。
6.血栓闭塞性脉蕾炎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解溪。用连续波脉冲,中等刺激量。
(四)内科疾病
1.支气蕾炎天突、风门、肺俞、尺泽、丰隆。用断续波脉冲。
2.感冒大椎、风府、鱼际、合谷。用起伏波脉冲。
3.高血压 风池、内关、合谷、行间。用疏密波脉冲。
4.心律失常 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用起伏波脉冲,弱刺激。
5.胃炎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用疏密波脉冲。
6.神经性呕吐上脘、建里、合谷、太冲。用起伏波脉冲,弱刺激。
7.高脂血瘟足三里、脾俞、肝俞、丰隆、阴陵泉。用连续波脉冲。
(五)妇产科疾病
1.痛经 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经前1星期用断续波脉冲,强刺激,每日1次。
2.闭经中极、合谷、太冲、太溪。用断续波脉冲,中等刺激。
(六)五官科疾病
1.白内障睛明、承泣、脾俞、肝俞、光明、阴陵泉。起伏波脉冲。
2.视网膜色素麦性攒竹、球后、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用起伏波脉冲。
3.鼻窦炎迎香、鼻通、列缺、合谷。用疏密波脉冲。
4.耳聋耳门、听宫;头针:晕听区、中渚。用起伏波脉冲。
【注意事项】
1.电针治疗的刺激量大于一般的针刺,应防止晕针。过度疲劳、饥饿、恐惧者,不宜电针。
2.严重心脏病患者,应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
3.如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应立即将针取出,平卧后症状会消失。
4.体质虚弱、孕妇及有晕针反应者慎用。
5.对某些顽固性疾病,应多次治疗,勤换电极,并根据息者感觉而随时调节电流强度,避免发生耐受现象。
6.刺激强度要逐渐增大,调节幅度和刺激量过大,患者难以忍受,甚至造成肌肉强烈收缩引起弯针或断针。
【按语】
对一些顽固性疾病,电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电针刺激强度,能随时调节,并能适应不同病证或患者的要求,获得比手运针更强的刺激量,具有针刺与电刺激双重治疗作用。
摘自《中华养生大全》袁 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