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是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上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郭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内经》中就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上达于耳的论述,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望耳的形态、色泽可以诊察疾病,从《内经》“耳间青脉起者掣痛“,便初见端倪。历代医学文献也不乏有用针、灸、熨、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郭以防治疾病的记载。
【操作方法】
(一)耳郭的结构
耳郭外被皮肤,内由形状复杂的弹性软骨作为支架,并附以韧带、脂肪、结缔组织及退化了的耳肌等。耳郭皮下分布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耳郭上3/4~4/5部是弹性软骨,下1/4~1/5部是含有脂肪与结缔组织的耳垂。
(二)耳郭的体表分布
耳郭分前面和背面。凹面为耳郭前面,凸面为耳郭背面。其体表分布如下。
1.耳郭前面由耳轮、对耳轮、三角窝、耳甲、耳屏、对耳屏、耳垂组成。
2.耳郭背面由耳轮背面、耳轮尾背面、耳垂背面、耳舟隆起、三角窝隆起、耳甲艇隆起、耳甲腔隆起、对耳轮上脚沟、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沟、耳轮脚沟、对耳屏沟组成。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图11—1)。
图11-1 耳穴分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