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针炙保健 > 正文
  • 拔罐疗法(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3:55
  • 核心提示:【养生应用】 拔罐疗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胃病、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哮喘、月经病、小儿百日咳、网球肘、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痿证、丹毒、乳痈等,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及畏针者。 1.风

    【养生应用】

        拔罐疗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胃病、

    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哮喘、月经病、小儿百日咳、网球肘、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痿证、丹毒、乳痈等,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及畏针者。

        1.风湿痹痛肩关节痛者取肩髑、肩髎、肩内陵、肩贞、月需   俞等,肩背痛者取大杼、风门、肩井、曲垣、天宗等,腰痛者取肾俞、大肠俞、志室、腰阳关等,坐骨神经痛者取环跳、秩边、居髎、风市、阳陵泉、承扶、殷门、承山等。

        2.胃病中脘、梁门、足三里。

        3.腹痛天枢、关元、大横、气海、足三里。

        4.消化不良  下脘、大横、气海、足三里。

    5.头痛如太阳头痛,取风门、大椎。

    6.高血压曲池、足三里等穴,委中放血;太阳放血,加拔火罐。

        7.感冒大椎、风门、肺俞,也可取膀胱经第一侧线,用走罐法,至皮肤潮红为度。

        8.哮喘定喘、肺俞、天突、膏肓。

        9.妇科病关元、气海、水道、归来、三阴交。

        10.网球肘在局部阿是穴处刺络、拔罐。

        11.软组织损伤  用皮肤针在患部重叩,使之微微出血,再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者及陈伤压痛明显者。

        12.目赤肿痛麦粒肿取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加拔火罐。

        13.痿证肺俞、脾俞、肝俞、肾俞。上肢痿者加肩髑、曲池;下肢痿者加髀关、足三里,可针罐同治。

        14.丹毒在红肿部位用三棱针散刺或用皮肤针成行叩刺,放出少量血液,针后加拔火罐。

        15.乳痈在溃破处吸拔脓液,适用于痈脓形成阶段。

    16.皮肤病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可用刺络拔罐法。

    【注意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瘢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以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本法。

        2.高热、抽搐、痉挛者及孕妇的腰骶部、腹部须慎用。

        3.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斜倾,避免火焰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过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燃着的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正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

        4.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慎用胸背部腧穴。

        5.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不超过10毫升为宜。

        6.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不宜过近,以免因皮肤被火罐牵拉而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7.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8.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9.拔罐后针刺如有出血,用干棉球拭去。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为正常现象,5~9日可自行消失。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部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泡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傅莉萍  宋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