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针炙保健 > 正文
  • 体针疗法(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3:55
  • 核心提示:【养生应用】 1.感冒 主穴大椎、风池、合谷、外关。 配穴头痛配太阳;鼻塞配迎香、印堂。 针法以针为主,如发热,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 2.中风偏瘫 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

    【养生应用】

        1.感冒

        主穴大椎、风池、合谷、外关。

        配穴头痛配太阳;鼻塞配迎香、印堂。

        针法以针为主,如发热,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

        2.中风偏瘫

        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配穴上肢痉挛性瘫痪加曲泽、尺泽、大陵;口呙 流涎加地仓、颊车、大迎;言语不利加通里、廉泉、言语I、II区;二便失禁加关元、中极。

        针法以手足阳明经上的穴位为主。疾病初期可刺患侧肢体,病久先刺健侧用补法,再刺患侧用泻法,可配合电针疗法。长久瘫痪引起肌肉萎缩,用七星针叩击患侧肢体的井穴。

        3.头痛

        主穴风池、百会、印堂、太阳、外关、合谷。

        配穴巅顶痛加太冲、行间;偏头痛加太阳、中渚;前额痛加攒竹;后头痛加天柱、昆仑。

        针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每次主穴 1~2穴,用泻法留针。

        4.失眠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

        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复溜;肝阳上亢加肝俞、行间;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脾胃不和加胃俞、足三里。

        针法  以针为主,用补法或平补平泻,也可配合皮肤针叩击背部。

        5.咳嗽

        主穴天突、列缺、合谷。

        配穴外感加外关、风门;肺虚加太渊、肺俞;痰多加丰隆;咽喉燥痛干咳加尺泽、照海。

        针法天突穴向胸骨后横刺,不宜深刺,以防刺伤肺脏。

        6.哮喘

        主穴膻中、定喘、肺俞、风门、列缺。

        配穴虚喘加足三里、太渊、膏肓;实喘加尺泽、合谷;痰多加丰隆。

        针法  在季节变化时可用梅花针叩击鱼际120次,可减少发病。

        7.胃痛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

        配穴虚证加脾俞、胃俞;暖气则舒加太冲、期门;胃脘胀满加公孙。

        8.胁痛

        主穴  患侧支沟、阳陵泉。

        配穴  胸闷加膻中、中渚;恶心呕吐加内关、足三里

        针法  针用泻法,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

        9.胆绞痛

        主穴胆囊点、阳陵泉、日月。

        配穴胆俞、支沟、中渚。

        针法  针后强刺激,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加强刺激1次。

        10.胆道蛔虫症

        主穴阳陵泉、支沟、迎香。

        配穴水沟、胆囊穴。

        针法沿迎香向四白方向透刺,强刺激,留针期间加强刺激直至绞痛缓解。

        11.腹痛

        主穴  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

        配穴寒痛加神阙、公孙;肝气上逆加太冲;食积加内庭、上巨虚;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

        针法神阙熏灸不针,虚寒痛加温针。

        12.呃逆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太白、膈俞。

        配穴实证加支沟、行间;虚证加足三里、脾俞、膈俞。

        针法  留针45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13.泄泻

        主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脾虚加脾俞;肾虚加命门、关元;腹痛加梁丘;

        针法实证针用泻法,虚证多用灸法。

        14.便秘

        主穴大横、大肠俞、支沟、下巨虚。

        配穴热结加合谷、曲池;气秘加中脘、行间;寒秘加神阙、气海。

        针法留针30分钟,热结用泻法,寒秘加温灸。

        15.三叉神经痛

        主穴翳风、颧髂、合谷、太冲。

        配穴第一支神经疼痛时患侧加攒竹、阳白,第二支疼痛时加四白,第三支疼痛加颊车、下关。

        针法用泻法,续捻针30分钟以上。

        16.面神经瘫痪

        主穴  外关、合谷、足三里、风池、颊车、迎香、阳白、地仓。

        配穴  目不闭加攒竹;人中沟歪斜刺人中;面肌痉挛加太冲。

        针法疾病初起浅刺,l~2星期后用透刺,每日配合患侧自行按摩、热敷1次。

        17.肩周炎

        主穴肩髃、肩髎、肩内陵、曲池。

        配穴臂痛加臂孺;抬举困难加条口透承山;肩胛痛加天宗、肩贞

        针法风湿痛加温针灸。

        18.急慢性腰痛

        主穴  肾俞、大肠俞、委中、后溪、阿是穴。

        配穴  肾虚加太溪、复溜;寒湿加命门、阴陵泉;劳损加腰阳关、次髎;急性腰痛刺腰痛点、水沟、昆仑。

        针法急性发作先针腰腿点,强刺激,配合腰部活动。

        19.坐骨神经痛

        主穴  大肠俞、次髂、环跳、秩边、风市、委中。

        配穴腰骶痛加次髎;太阳经痛加殷门、承山、昆仑;少阳经痛加阳陵泉、绝骨。

        针法按疼痛部位循经取2~4穴,臀部穴针感要向下放射,但不必过分强求。

        20.更年期综合征

        主穴内关、三阴交、太冲。

        配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神门、章门;肝火上逆加太冲、行间、丰隆;肝气郁结加支沟、阳陵泉。

        针法视病情虚实,应用不同的补泻手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