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药养生 > 正文
  • 漫谈咳血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53:55
  • 核心提示: 咳血方载于《丹溪心法》一书,是治疗咳血的常用方。其药物组成是:青黛(水飞)、诃子各6克,瓜蒌仁(去油)、海浮石、山栀子(炒黑)各9克。用法是:上药共为细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含化。 咳血是指血由肺或气管外溢,经口咳出的

        咳血方载于《丹溪心法》一书,是治疗咳血的常用方。其药物组成是:青黛(水飞)、诃子各6克,瓜蒌仁(去油)、海浮石、山栀子(炒黑)各9克。用法是:上药共为细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含化。

        咳血是指血由肺或气管外溢,经口咳出的一种症状,亦称嗽血或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夹有泡沫。

        咳血可以见于多种疾病,许多杂病及温热病都会引起咳血。内科范围的咳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咳血与吐血均是血液经口而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管咳嗽而出,血色多鲜红,常混有痰液,一般没有大便潜血的症状。吐血则是血自胃来,经呕吐而出,色多紫黯,常夹有食物,大便多呈黑色。

        咳血的直接原因是肺络受损,而肺络受损又多由火热引起。张景岳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火有虚火、实火之别,实火包括肺中
    热炽、燥热伤肺、肝火犯肺等,虚火则是指肺阴不足、阴虚火旺之火。咳血方所针对的,是实火中肝火犯肺(又称木火刑金)所致的咳血证。

        本证的具体表现是,咳嗽阵作、痰稠色黄、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上述症状中,火热伤肺、络脉受损,故咳血;火灼肺津、炼液成痰,故痰黄质稠、咽干口苦、咯痰不爽;痰火阻肺、宣降失常,故咳嗽阵作。其他症状,如胸胁胀痛、心烦口苦、颊赤便秘等,则是肝火的辨证依据。本证虽然病位在肺,但病本在肝,如欲宁肺则先须清肝。方中青黛咸寒入肝经,功擅泻肝经实火而凉血;栀子苦寒入心、肝、肺经,泻火除烦、凉血止血,两药合用,专力泻火,正本清源,故为君药。瓜蒌仁甘寒入肺与大肠经,既清热化痰,又可润肠通便,使热去痰清,肺气肃降,则咳痰即减;海浮石咸寒入肺经,清金止嗽、化痰散结,长于治肺热胶痰,两者可使痰热得清,嗽止肺宁,而为臣药。诃子苦酸性平,人肺与大肠经,苦则降气,酸则涩敛,既能敛肺止咳。又能下气降火,是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化痰止血之效。本方配伍特点是寓止血于泻火之中,故汪昂说,本方“不用治血之药者。火退则血自止也”。

        但本方毕竟是寒凉泻降之剂,一般用于肺热炽盛,肝火上犯所致之咳血实证,若为肺肾阴虚之虚火证及脾虚便溏之气虚证,则不宜用。清代费伯雄曾评论本方说:“此方但清火而不治血,乃去所扰则自安之义。然业经失血,则肺已大伤,岂可置之不论不议。去诃子加清养肺阴之药,始为得之。“去诃子是因为其下气降火之力胜于收敛,恐有伤气之虞;所谓清养肺阴之药,诸如沙参、麦冬、天冬之属。另外,如咳势较剧,痰多艰咯的,本方可加杏仁、贝母、天竺黄、枇杷叶、南沙参等,以清肺化痰止咳;若肺热壅盛而身热、咳喘者,可加鱼腥草、虎杖、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若咯血较多者,可酌加白及、参三七或云南白药;倘病久肺虚,可加百合、阿胶珠。

        本方之海浮石,也有主张用海蛤壳者,可供参考。还应注意诃子的用法,如为敛肺降火宜生用,为涩肠止泻宜煨熟用。

        现代临床中,咳血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的咳血,但须辨证属火犯肺者。
        歌诀:
        咳血方中锞诃子收。
        海石栀子共瓜蒌:
        青黛泻肝又凉血.
        咳嗽痰血服之瘳。
        注:瘳,音抽。痊愈之意。


        摘自《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文/哈小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