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老年保健 > 正文
  • 老了给自己定个“话规”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欧正武 时间:2012-07-31 09:20:00
  • 核心提示: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老了都爱唠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包罗万象的刺激物。没人说话,郁闷;说得太多,像祥林嫂,可能适得其反。笔者进入老年,为自己定下一个说话规矩,试行以来,效果不错。下面抛砖引玉,求教老年诸君。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老了都爱唠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包罗万象的刺激物。没人说话,郁闷;说得太多,像祥林嫂,可能适得其反。笔者进入老年,为自己定下一个说话规矩,试行以来,效果不错。下面抛砖引玉,求教老年诸君。

      我的“话规”是:少说,慢说,轻说,笑着说,想好了再说。

      少说,指的是控制“话量”。只要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到位,老年人应该把嘴巴让给耳朵,把说让给听。笔者最近参加一次学术会务活动,被恭维第一个发言,只花了一分钟说了三句话,即告结束。接下来认真听,发现原来想讲的,几乎都被年轻人讲到了。既为年轻人的成长感到欣慰,也享受到了倾听之乐。在与同事、朋友交流时,最好不要像在职时那样,想说多少说多少,而是要把话说准说精,说得四两拨千斤。少说,能展现老年人的大度和宽容,历练和得体。

      慢说的好处是能把话说得有条理,有分寸。你有时间一边说,一边观察听者的反应。老年人有时容易激动,但只要把语速放慢,情绪就激动不起来。慢说,会让你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沈从文先生在那个风雨如磐的特殊时期,有一天在北京街头邂逅黄永玉,他对黄永玉只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可见从容是老年人多么重要的德行。

      话莫高声,老人极宜。嗓门一旦放开,大声说话,一令精伤气耗,二使情绪失控。情绪失控,将使嗓门更高,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隐藏不良后果。有理不在声高。轻声说话,表现的是自信,是居高临下,是处变不惊。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一个例子,一个老妪被洪水围在一孤岛上,她对高音喇叭送来的救援声充耳不闻,倒是一声轻轻的呼唤让她立即有了反应。所以从听觉效果来看,轻声说话,或许更能让人入耳入心,让人如沐春风,产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超级效果。

      笑容是老年人脸上一道夕阳般灿烂的风景。哲学家苏格拉底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列为人生的四大需要。老年人既然戒之在得,就应该慈颜常笑,大肚能容。笑容传达的是一种宁静、安详和自得。一句话笑着说和板起脸说,效果是不一样的。不信,您试试看。

      说话是一门学问,做学问当然要动脑筋想,否则就是信口开河;说话也是一种修养。少、慢、轻、笑、想就是老年人说话应该有的文化修养。这既是老年人健康心态的表现,又会使老年人的心态更加健康。何乐而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