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老李退休后的生活很充实,练太极,学书法,带孙女,不亦乐乎。一天在超市买菜,老李偶遇三十年前的老同事,不禁喜出望外,两人干脆找了个清静的茶室,一边喝茶,一边叙起了旧,突然老同事说起了他们的年轻趣事,把老李给乐得哈哈直笑。
老李退休后的生活很充实,练太极,学书法,带孙女,不亦乐乎。一天在超市买菜,老李偶遇三十年前的老同事,不禁喜出望外,两人干脆找了个清静的茶室,一边喝茶,一边叙起了旧,突然老同事说起了他们的年轻趣事,把老李给乐得哈哈直笑。谁料笑声未落,老李突然感觉半边脸一阵抽痛,然后就合不拢嘴巴了。老李急得直叫唤,老同事一看,坏了!下巴笑掉了。老同事连忙陪着老李到了就近的医院,骨科医生说是脱位,随着医生双手稍一用力,只听到“咔哒”一声,老李的颞颌关节就恢复原位了。
颞颌关节脱位是许多老年朋友常常遇到的一种疾病。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咀嚼肌松弛,易发生习惯性脱位。祖国医学对本病有较详细的记载,隋代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中早有记载:“邪因欠发,其气急疾,故会失欠,颌车蹉也。”清代医家称为“脱颏”,老百姓俗称“掉下巴”或“吊下巴”。
现代医学认为,下颌关节是由颞骨的下颌窝和下颌骨的下颌头组成,是人体头面部惟一能活动的关节,其运动方式为髁状突在关节窝内前、后滑动。颞颌关节的关节囊侧壁的韧带较牢固,而前壁韧带相对较松弛,当人们在过度张口或受暴力打击时,如大笑、打呵欠、单侧牙齿咬食较大硬物,
或下颌部遭到侧方暴力打击,髁状突经前壁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而不能再自行滑回关节窝,这就是颞颌关节脱位发生的原理。
发生颞颌关节脱位后,患者要保持镇定,不要用力闭嘴,更不要惊恐,因为绝大多的颞颌关节脱位可以通过手法而复位。患者首先放松紧张的心情,自己用双掌轻托脱位的患侧,同时下颌慢,慢上下左右活动,轻轻合拢,通过下颌的缓慢运动常能使脱位的关节自行复位。另外,家属也可以掌握以下二种简单有效的操作复位手法。
1.口腔内整复法患者取坐位,术者双手拇指伸入病入口腔内,并按于双侧臼齿上,其余四指在外托住下颔下缘,两拇指先将臼齿下按,待下颔骨松动时再向后推,其余指协调地将下颌骨向上端送,听到入臼声,复位即告成功。此时术者拇指迅速向两侧滑开,并从口腔内退出,以防止被咬伤。患者若为单侧脱位,健侧拇指只象征性地动作,其余四指只起固定作用。
2.点穴整复法患者取坐位,先按摩患者面部,充分放松局部肌肉,术者用双手拇指在患者的下关穴处向后向上挤压,待患者两下颌部酸麻,咀嚼肌松弛后,术者用其余的手指将患者的下颌骨向前端送,听到入臼声,复位即告成功。
通过以上手法治疗,多数患者复位效果满意,功能可以完全恢复。颞颌关节脱位复位成功后,应托住颏部,维持闭口位,目的是使被拉松拉长的关节囊和韧带得到良好修复,防止复发。复位后应每天进行数次小幅度的叩齿动作,增强咀嚼肌的张力,以维持下颔关节的稳定性。在复位后1~2周内,患者不能用力张口、大声讲话,避免咬U爵硬食。
颞颌关节习惯性脱位者可用硬化剂关节腔内注射,使关节囊纤维化,限制颞颌关节活动,预防再脱位。而手法整复失败和陈旧性脱位患者则需要行髁状突切除术进行修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