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而且老年人患病,往往不是单一病种,常常是多系统、多脏器同时病变。调查表明,60以上的老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别的季节高60%。那么,老年人冬季需重点防范哪些疾病呢?本报记者特采访有关医学专家写成本文,以提高老年读者的防病意识,防患于未然。
中风心梗遇冷高发
60多岁的吴大妈是—位高血压病患者,在入冬寒潮来后的一个早上,吴大妈像平时一样6点半就起来了,准备出去买早点,出门的时候,锁匙掉在地上,老人弯腰低头准备捡锁匙的时候,突然半边身子不能动弹、讲不出话来。家人赶紧拨打l20,送医院诊断为脑出血,也就是中风。据了解,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医学专家把中风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均说,老百姓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脑出血。确实,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第一位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造成动脉硬化,在寒冷、情绪激动、憋劲、便秘等刺激下,导致瞬间血压升高,硬化的血管壁承受不住压力,随即破裂出血。吴大妈的情况,是因为年龄大,血亚高、动脉硬化,加上寒冷刺激,以及弯腰捡东西时憋劲,致使血压瞬问升高,从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清晨,一位正在公园散步的老人突然倒地不起,路过的市民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赶来的医生发现,老人已死于心肌梗塞。据了解,老人今年80多岁,患有冠心病。张主任说,以上这样的病例,每年都会遇到。寒冷的天气会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速血管的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引起心梗。有冠心病史的人在受寒、疲劳和情绪激动时容易出现心梗;有些人平时没有冠心病的症状,或者偶尔出现症状也不去检查,因此患上冠心病自已也不知道。所以一旦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左肩背部放射状疼痛等明显的心血管病症状,并且短时间内得不到缓解的,应当及时去心内科做相关检查,若已发生心肌缺血,受冷时则可能突发心梗。而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胸部心前区疼痛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已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因为这些高危人群易患冠心病,如果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更容易引起突发性心梗。
张主任提醒,在寒冷的季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平时要注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运动过少、休息时间不规律、膳食营养成分摄入不合理等等。在中风高发季节,保持情绪相对稳定,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戒烟酒。冬季外出时,多穿衣着,特别是从温暖处到寒冷的地方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另外,中老年人如果发生便秘一定要及时就医用药,千万不能用力努挣,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此外,由于早晚气温较低,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此时,老年人尽量避免早晚到室外活动。如果要晨练,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
流感咳喘寒冬来袭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杨锋介绍说,冬季由于天气的寒冷,容易引起呼吸道抵抗力的下降,易引发一些呼吸道的疾病。最常见的呼吸道的疾病还是感冒,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也较常见,有一些老慢支在冬季容易发病。冬季部分哮喘病也会发作。目前。甲型流感正在流行,要说流感预防,对广大的群众来讲,在冬天更应注意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状态,多吃新鲜疏菜,多喝水,心情要愉快等等。另外,冬天不要紧闭门窗,要注意空气流通。再一个就是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特别是身体疲劳等情况下。同时发现流感病人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适当进行隔离。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流感疫苗的注射。
有慢性气管炎的病人,冬天要特别注意防治感染。这个感染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注意不要感冒,因为感冒弄不好就会引起感染。因此,一旦感冒,这类的病人要尽早就医,尽早控制炎症的发生。同时,冬季也是慢性阻塞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的高发期,其症状主要是气短、咳嗽、气喘并且伴有咯痰,不同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不吸烟是慢阻肺病人最好的预防。建议平时要多锻炼身体,适量地进行“慢运动”,如散行、慢跑、太极拳等。
“老胃病"者节食保暖
冬季气温低,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各种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聚会中大鱼大肉及过量饮酒的机会增多,所以发病概率相对较大。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陆敏介绍,人体受到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均有所下降,会出现反酸、腹胀、腹痛等症状。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食欲也随之旺盛,食量大增,一旦暴饮暴食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导致胃病的发生。如果不注意腹部保暖引起腹部着凉,就会导致胃病的发生。因此,这个季节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者应格外小心,以防胃病发作或复发。胃病患者在生活中进餐要定时定量,采取少食多餐,每天吃4~5顿饭,每顿吃六成饱,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同时,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来减少胃酸对受损黏膜的刺激,缓解疼痛。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再就是要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晚上睡觉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暖,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天凉后如果出现嗳气、上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冬季老年常见疾病还有皮肤瘙痒、风湿痹证、低体温综合症、抑郁症等。总之,对于冬季多发病的预防最主要还是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如做好防寒保暖、起居有常、食有节制、适量运动、调节情志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