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医药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疾病减少,人类平均寿命日见增长。随着寿命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老年病人心理问题,结合中医传统养生对老年病人的健康进行调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使老年病人心身健康地渡过晚年。
一份调查表明,老年人对社会问题的心理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85%的老年人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63%的老年人关注社会风气问题,36%的老年人关心收入问题,82%的人担心有病看不起,35%的人关心子女下岗问题。
另一份调查显示:让老年人困惑的问题中,家庭婚姻问题咨询占40%,医疗保健问题咨询占18.9%,心理障碍问题占9.3%。老年心理问题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
1老年病人的常见的心理问题
1.1焦虑
这是目前老年病人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首次入院的老年病人最为明显。他们对于自.己所患的疾病不了解,进入陌生环境后产生的紧张,从而表现出来的烦躁不安、食欲下降、入睡困难等。
1.2孤独
长期住院,且少有家属探望的老年病人常常会表现出盼望回家,情绪低落。这些病人多数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往,很难和其他病人愉快相处,加之少有家属前来探望,病人总是无所事事,本不应卧床也会常常卧床。
1.3悲观
人至老年,会有日落黄昏之感。更兼疾病纠缠,更加伤春悲秋。担心自己成为了子女的包袱、负担。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病人往往求治不积极,被动配合治疗,甚至是拒绝治疗。患者往往都是平时自尊心较强,有较高独立性的人,疾病突袭且病情较重的人。
1.4恐惧
主要见于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或是癌症病人。即便是慢性病人没有生命危险,也常会因为疾病起伏变化产生恐惧的心理。
1.5疑病
有些老年人稍有不适,就往医院去找专家,隔三差五出现在各大医院的门诊。经诊断并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在老年病人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哩现象。这类病人日常生活也有固执、吝啬、小心谨慎等睁点。
1.6暴躁
稍不如意都要发泄,很多人以为是性格的问题,其实是心理疾病的外在表现。
1.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放弃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工作,对康复十分有害。2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健康的个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正如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完成,有效沟通则是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2.1放松
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专业的放松训练或许超过了护理的范畴,但护士日常的言行交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2交流
对于很对卧床住院病人来说,护士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病人的交流也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3鼓励
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正向的刺激对于老年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康复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过分依赖的患者,我们要向病人讲解主动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帮助。
2.4同情
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注,无论其在心理上是否有不良变化。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已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移情
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转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清代医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心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3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
心理护理要求患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中医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身心统一。中医养生立足于培养正气,通过锻炼,调节阴阳,运动但不妄劳作,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饮食调理及药膳调理。中医的养生哲学和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心理护理必然可以起到更优的效果。
3.1起居有常与人天相应
老年病人脏腑虚弱抵抗力差,起居护理要求对老年病人冷暖适宜,动静适宜。《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体若能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命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统一。如春夏之际,天气由寒转暖,早起床,在户外适当活动。秋季宜早卧早起,冬季宜早睡迟起,养阳收阴。
3.2运动指导与气功摄养
适当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老年病人的运动指导十分必要。通过适当运动可以使气血通畅、关节滑利,营卫调和。气功锻炼对老年人防病治病有特殊功效。气功重视人体自身的真气培育,固摄全身,平衡阴阳。通过养内守息,达到调心凝神的作用。运动指导结合气功锻炼必然事半功倍。
3.4饮食护理与药膳调理
鉴于老年病人原发疾病和消化能力减退,合理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对于老年病人,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糖,少吃辛辣。中医药膳调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以尝试。首乌《味子、党参、黄芪、桑葚有抗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酸枣仁、柏子仁等;山药、麦冬、枸杞可促进代谢;仙灵脾、鹿角胶可以调节内分泌。按照中医辨证以及药物归经制作药膳更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
“人之年寿长短,元气所禀,本有厚薄,然能善养,亦可延年”。人过中年后,各项生理机能就逐渐走向衰退,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帝王苦于人生短如朝露,多方探求长生不老之术,但都遗笑千古。做好自我保健,尤其是心理护理,注重中医养生,调整好生活方式,完全可以益寿延年,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