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来说,坐着的时间一定要比躺着的时间长,所以,备一把高度适宜、软硬合适的椅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座椅高矮要适宜。座椅的高矮要适宜,高度应该比从足跟到膝盖的高度矮1厘米。这是因为老年人肌肉力量差,协调性相对较低,所以,椅子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果椅子太低,老年人站起时动作就会比较大,易出现重心不稳、摔倒的情况。另外.老年人坐着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坐得太低,膝关节就会过度屈曲,压迫下肢静脉,使得血液流动缓慢、回流困难,容易形成血栓。而且,长时间屈曲膝关节,还会使老年人原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加重。椅子太高,则身体重量的压力集中至大腿部分,使大腿内侧血管受压,造成小腿肿胀,还会使腰部容易疲劳,造成腰痛。椅面比膝盖低1厘米的椅子,能使老年人在坐着的时候,双足正好平放在地面上,膝关节也刚好维持在90度左右,踝关节能保持在自然下垂、不用踮起的休息状态。这个高度的椅子,对膝盖、踝关节等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座椅靠背要高一些。老人一定要选择有靠背的椅子,不要坐凳子。坐凳子时,需要自然弯腰坐着,或直腰坐着,这两种情况都要求腰椎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保持紧张状态,久坐后易导致腰椎周围软组织劳损。老年人的腰背肌肉、韧带弹性及耐力较差,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或损伤,显然不适合坐凳子,尤其是太低的凳子。当然,光有靠背也不够,靠背最好还要高些,能支撑住老人的头部和肩膀,并且要有扶手。
三、最好选透气有弹性的藤椅。藤椅既透气又有弹性,加一个软垫效果更好。人体骨盆的坐骨下有一块小突起,被称为坐骨结节,其顶端长有滑囊,人坐下来时,滑囊与所坐物体互相接触时会分泌黏液,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与硬物接触时的不适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臀部肌肉逐渐萎缩,坐骨结节上的滑囊也会发生退行性变化,黏液分泌减少,缓冲能力下降。如果经常坐硬板凳,就会诱发坐骨结节性滑囊炎,尤其是身体瘦弱的老人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损伤。软椅子或软沙发同样会造成老人的肌肉劳损。当身体陷在软椅子中时,人的脊椎弯曲度较大,加重了腰背部肌肉的负担,对于骨质疏松老人来说,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