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在治疗关节病时,常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生命在于“运动”
张老伯今年68岁,退休后在家闷得慌,就每天爬山,不仅锻炼腿脚,还呼吸了新鲜空气。然而几个月下来,张老伯的膝关节却痛起来,上下楼很困难。经医生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医生告诉张老伯首先要放弃每天的爬山运动,张老伯的膝关节已有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爬山运动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运动量过大,超过了膝关节能承受的限度,会出现关节内积液和疼痛等情况。医生建议张老伯休息一段时间,再行关节抽液、封闭治疗,症状会慢慢缓解,可改为游泳等其他运动方式。误区二:忽视关节“扭伤”
膝关节扭伤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不少患者往往“跟着感觉走”,觉得没有骨折,于是自己当了一回家庭医生,贴点膏药、局部敷点药,结果伤情没能缓解,反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膝关节中半月板是关节面中的软骨“垫片”,能减少摩擦和震动,使压力均匀分布。半月板在关节扭伤中非常容易损伤,早期可以没有症状,也可能出现活动时或上下楼痛,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即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误区三:膝关节疼痛不做手术
骨折患者往往积极要求手术治疗,而膝关节疼痛患者经常害怕手术,希望通过吃药、针灸、按摩及理疗等方法改善膝关节症状。其实膝关节手术治疗并不可怕,分关节镜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毫米-1.0厘米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并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从而避免许多关节切开手术。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后期骨关节炎的经典手术,患者年龄要求大于60岁,这很重要,但也非绝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