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白天爱打盹,经常看着电视或读着报纸就进入了梦乡,几分钟后便又醒过来。其实,这与年龄有关系。对超过60岁的老人来说,打盹已经成了他们睡眠周期的一部分。中医理论认为,睡眠机理与卫气有关,卫气是不断转化的,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即卫气白天在人体的阳分,晚上在人体的阴分。阴主静,阳主动,卫气在阴分里人就想睡觉,在阳分人就清醒。老人多卫气不足,因此白天容易打盹,晚上难以入眠。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高普教授认为,老人白天打盹,其内在生理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体内区分白天、黑夜的褪黑素分泌减少,使白天、黑夜的区别变得模糊,导致老人睡眠不规律;另外老人身体机能减退,脑供血供氧欠佳,导致头脑欠清楚,所以容易犯困。外在原因是老人白天缺乏足够运动和外界的刺激。打盹是一种补充精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补充老人夜间睡眠的不足。
但如果白天打盹过于频繁,同时伴有少言寡语、兴趣减弱、记忆衰退、计算能力变差,尤其是具有脑血管病史的老人,更要警惕痴呆的发生。如果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反而白天想睡觉,形成黑白颠倒的恶性循环,则要积极纠正,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改善老人白天频繁打盹,还可以调整生物钟,坚持晚上九、十点钟上床,早七点起床。上午可喝茶提神,多参与户外运动。室内也可布置得亮一些,保证白天光线充足,都是提神醒脑的好方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