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老年保健 > 正文
  • 老年黄斑变性分千浸两型

  • 来源:保健时报 作者: 时间:2009-12-02 07:58:00
  • 核心提示: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它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它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及其他环境因素有关。

      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与年龄有关。是由于此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代谢功能衰退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色素上皮细胞功能衰退是普遍现象。

      老年黄斑变性初期可无任何症状(只是在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以及眼前有固定的黑影遮挡等症状。

      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老年黄斑变性又称为老年黄斑病变,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视力表现为缓慢进行性下降或视物变形,占老年黄斑变性发病的90%以上。其早期的特征性改变是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晚期可出现黄斑区的地图样萎缩。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特征是黄斑区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常为一只眼突然发生视力障碍,而另一只眼正常或处于病变早期,但几年后也发生同样病变。随着病程的进展,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美国、澳大利亚一些流行病学小组的研究发现,发生老年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饮食习惯、光照、吸烟史、高血压史、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性别与种族、心血管疾病史等。大多数研究者支持老年黄斑变性发病与遗传有关的假设,目前公认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至今已发现至少有10多种基因的突变与其发病有关。

      目前,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基本都是针对湿性病变的,特别是针对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治疗。临床上已开展的治疗有经瞳孔温热治疗(TTT)、光敏治疗(PDT)以及通过手术直接取出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另外,在国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还包括玻璃体内注射抗新生血管作用的各种药物以及黄斑转位术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