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易发疾病的季节,老年人在冬天养生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宜与忌:
宜: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
2.饮食调摄,科学合理。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心主苦味,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
忌:
1.忌外出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2.忌日晒过长。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物质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忌洗浴过长。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三五天洗浴一次最宜。
4.忌活动过剧。适当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
5.忌取暖失度。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应小心。
6.忌蒙头睡觉。捂头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增加,使正常的呼吸运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
7.忌嗜烟好酒。由于冬季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吸烟十分有害。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8.忌“小疾”不治。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