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老年保健 > 正文
  • 为何说老年人慎用茶

  • 来源:保健时报 作者: 时间:2009-11-23 16:27:00
  • 核心提示:  提起茶叶,许多人都知道它有降脂、降压、减少心血管病、延年益寿等功效。不过,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宜饮茶的。即使饮茶,也要视体质而饮不同种类的茶。  生老病死乃人生的发展规律。年半百而衰

      提起茶叶,许多人都知道它有降脂、降压、减少心血管病、延年益寿等功效。不过,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宜饮茶的。即使饮茶,也要视体质而饮不同种类的茶。

      生老病死乃人生的发展规律。年半百而衰,是谁也阻止不了客观事实。李时珍在晚年谈及饮茶体会时说:“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中年尚且如此,老年更应慎之。

      一、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中年以后,精气亏损,肾阳虚衰是导致人衰老的主要原因。多表现为阳痿不举,精薄冷滑,性机能减退,夜尿增多。《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苦寒可伤损元阳,沉降能通利前窍,老年人饮之,更能加重肾气的衰弱,-阳气的亏损,性机能的减退,尤其是早晨空腹饮茶,每可直入肾经,加重其害。

      二、其次,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后天一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都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来供给。中年以后,睥胃气衰,消化功能逐渐衰退。《本草纲目》云:“若虚寒及血弱之入,饮之既久,则睥胃恶寒,元气暗损。”指出了茶叶冷脾伐胃之害。老年之人,脾胃已衰,饮茶不可不慎。

      三、《老老恒言》指出:“少寐乃老年大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阴气虚,故不瞑。”茶叶能使人兴奋少睡,对于老年人来说也应慎饮,临睡前更应谨慎。

      四、肾主二便。大便的排泄有赖于肾的气化温煦作用。老年人肾阳虚衰,易致大肠传送失司,或津亏肠燥,均可引起大便困难,即所谓老年性便秘。茶叶具有收敛大肠的作用,老年入饮之不当,更易致便秘。那么,是不是老年人就不能饮茶呢?非也。

      首先,要饮淡茶,避免饮浓茶;第二,要避免饭前饮茶,以免加重茶叶的对胃肠的影响。最后,要视自身体质,灵活饮茶。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的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而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茶含有茶碱、茶色素、茶多酚等,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抗凝溶栓等保健功能。喝茶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但不要喝得过多、过浓,以免刺激神经。

      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及体形较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喝凉性茶;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的人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苦丁茶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寒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

      人的体质不能以燥热、虚寒简单划分,有的人从表现看两种体质兼而有之;体形较胖容易上火,可吃点生冷的东西又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胃虚弱,又十分燥热。有些入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体质的多样化,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会表现出主要症状,饮茶时应以主症状作为依据。另外,营养专家提醒说,空腹时和晚上不宜饮茶。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甚至发生“茶醉”,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空心,即为空腹)之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