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当中,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的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心慌、饥饿、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而多次血糖检查又无异常,就要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与饮食控制有关,以及有无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要做好饮食调整,原则包括以下四点:
1.主食不能吃得过少 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得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具体情况,算出每日主食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克(6~8两),重体力劳动者每日则应达到500克以上。
2.少量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3.荤素搭配不要单纯吃素,而要荤素搭配。但要注意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4.多吃蔬菜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餐后还可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饱腹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