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觉少的老年人都有中午补睡一觉的习惯。然而,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黄顶立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午睡。黄博士在这项为期6年、有455名70岁老人参加的调查中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占60.7%,其中有心肌梗塞病史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这六年里,有75位老人死亡,其中有午睡习惯者占20%。在去除了生活状态、意外、疾病等干扰因素后黄博士总结出,午睡老人的平均死亡率为没有午睡习惯老人的1.1倍。
黄博士发现,人们夜间睡眠时心跳速率和血压都会降低,而清晨醒来时又恢复正常。这一系列复杂的心脑血管变化,会因为午睡而又增加了一次,从而有可能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尤其是动脉血管硬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组织器官对各种应激反应及代偿能力明显不足,更有可能出现危险。
黄博士的这种观点得到很多医学专家的认同。他们认为,年龄在65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血压过低或过高、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晕的老人不适宜午睡。如果他们午睡醒来时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及疲乏等不舒服状况,就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要想使午睡有益健康,适宜午睡的人,睡觉时间也不能超过一小时,而且午餐不宜过饱,要尽量避免午睡前服用降压药,以免诱发脑血管病。还要注意醒来后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在床边坐半分钟,最后站立半分钟再开始活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