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中老年保健 > 正文
  • 慢性病老人应为自己多操心

  • 来源:中老年保健 作者: 时间:2009-10-07 14:47:00
  • 核心提示:  我上中学时就不在父母身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工作。父母身体不太好,都有高血压,母亲还有糖尿病。3个月前俩人退休后,我和媳妇商量把他们接来一起住,便于照顾他们的生活,但结果却刚好相反。他们俩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

      我上中学时就不在父母身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地工作。父母身体不太好,都有高血压,母亲还有糖尿病。3个月前俩人退休后,我和媳妇商量把他们接来一起住,便于照顾他们的生活,但结果却刚好相反。他们俩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对家庭的付出和热情却不减。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很早起床,准备很多早点,催着我们起床吃饭;我儿子每天下午4:50放学,需要人接,原来都是我下班后顺道接的,但他们来了后把这“活”也给揽过去了,大热的天,两位老人经常4点钟就到校门口去等着接孩子;一旦我们俩口子商量点儿事,他们就会主动出谋划策,动用各种关系帮我们去解决;前几天,他们甚至告诉我们,说我们现在的房子有点旧了,想帮着我们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不用我们操心!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总之,很多应该我们自己操心的事,他们经常和我们抢着干。我们经常劝他们少操点心,但他们总听不进,觉得我们做事,他们“不放心”。前几天,他们俩感觉有点头晕,去医院检查,两个人的血压比原来高了不少。我和媳妇很心疼他们,但又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来信,请您指教。

      河南 王建军
      
      王建军您好:

      有些老年朋友笑言自己是“劳碌命”,他们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家中的大小事情操心、忙碌,您父母就是这样一对“可敬”的老人。在外人看来,能有这样的父母,是子女的福气,但身处其中的子女,有时候却是另外一番感觉:老人的做法,容易让他们觉得很压抑,觉得自己好像无力决定和处理家中的日常事务:如果老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还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内疚,觉得老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与自己照顾不周有关,甚至造成“不孝”的自责。过度操心子女的生活,还会让老年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对患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老人,很容易因此而发病。

      老年人对子女处理事务总觉得“不放心”、凡事要亲历亲为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不相信子女的能力虽然子女已经是成年人了,但老人依然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遇到事情的时候觉得“还不如我来做”省事;

      二是“惧老”心态由于害怕自己衰老,有些老人会通过过分的体力活动和忙碌,以及对家庭事务的操心等,向周围的人表明“我未衰老”,“我仍然年轻,可以做很多事”。老年人自身也可以通过这种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获得一种安全感;

      三是“补偿”心态有些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因此老了后,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去为他们做很多事,以弥补自己早年的“遗憾”。您父母的情况,应该就是如此。精心照顾你们的生活、为你们的生活尽心尽力,其实是他们在为自己早年“未尽之责”进行补偿。但他们这么做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其实并不允许。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促使老年人对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

      首先,子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主要应该由他们去自己处理,那是他们的责任。作为老人,有义务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但是否接受、如何处理,应该由子女自己决定,老年人不应越俎代庖。即使有时老人觉得子女的处理方式不合适,也不宜过分干涉,因为,有时候子女碰一次壁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听老人苦口婆心讲一百句话学到的东西都多!

      其次,对老年人来说,身体更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味想着如何帮子女做事,最终累坏了身体,反而给子女的生活添乱,得不偿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