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何延缓这种退化,最大限度保护听力,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听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官。听力下降患者无法与周围世界建立有效联系,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老年人因听力下降不能与他人交流,更容易息上老年性痴呆。目前我国正在向老龄社会迈进,因此老年人听力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人易发生老年性耳聋,即因听觉系统老化引起的听力损失,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耳蜗及蜗后。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降低、脑干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延长等。医生常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侧对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为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不到小的声音,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有时能够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同时有部分老年人会伴有耳鸣。另外,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这些疾病对听觉器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不但会加重老年性耳聋,而且还会使之提前发生,甚者可引起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多引起内耳毛细胞变性和缺血.发生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听觉器官老化引起的老年性耳聋,虽然属于自然规律,目前此过程尚无逆转方法,但也不可听之任之。临床实践表明,对老年性听力障碍,及早进行预防、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工作生活中尽量减少激发因素。能够推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如降低环境噪声,节制脂肪摄入,多食用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鱼类、牛羊肉等,忌酒戒烟,积极治疗体内潜在病灶,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尤其要忌用耳毒性药物。已知有耳毒性的药物有近百种,常见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杨酸盐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奎宁、氯奎等抗疟药,长春新碱、顺铂等抗癌药,速尿、利尿酸等袢利尿药。另外铅、磷、砷、苯、一氧化碳、四氯化碳、酒精等中毒也可损害听力。
维生素A、维生素E类药物,肝素、ATP(三磷腺苷二钠片)、地塞米松、生物碱类药物、山莨菪碱等西药,黄芪、葛根、骨碎补、黄柏、丹参、炙甘草、山萸肉、熟地等中药对改善听力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