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外科 > 正文
  • 烧 伤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刘晓鸫 王敏健 唐汉钧 时间:2007-02-07 09:41:22
  • 核心提示: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很常见的损伤之一,即可发生在皮肤的局部损伤(即烧伤创面),也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一系列病变,故也称“烧伤病”。引起烧伤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为火焰、热气体(如热蒸汽)、热固体(如炽热高温金属)和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很常见的损伤之一,即可发生在皮肤的局部损伤(即烧伤创面),也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一系列病变,故也称“烧伤病”。引起烧伤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为火焰、热气体(如热蒸汽)、热固体(如炽热高温金属)和较特殊的光辐射和放射辐射(如激光、微波、核辐射等),以及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灼伤。其中火焰所致损伤为烧伤,而热蒸汽、热液体和热固体所致损伤称为烫伤,其他类型的烧伤则习惯冠之以病因称之,如辐射伤、闪光烧伤、化学烧伤等。

        中医将烧伤归;人火烧疮汤烫疮范畴。主要是由于强热的作用,侵害人体,轻者仅皮肉损伤,不影响脏腑,预后也佳,不留瘢痕;重者则皮开肉裂,且火毒炽盛,伤及体内阴液,或热毒内攻脏腑,以致阴阳平衡失调,变证百出,甚至有性命之忧,即使愈后也多留有瘢痕。

        [临床表现]

        I度烧伤:局部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2—3日后脱屑痊愈,不留瘢痕。浅Ⅱ度烧伤:局部剧痛,有大水疱形成,基底呈均匀红色,潮湿,感觉过敏,局部肿胀,l-2星期后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深II度烧伤:痛觉迟钝,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星期愈合,常留有瘢痕。度烧伤:损伤达皮肤全层外,还伤及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和骨骼,表现为皮肤感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伤后皮下静脉阻塞呈树枝状,2-4星期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须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烧伤伤情严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故必须综合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伤情判断。

        [辨证分型]

        分五型。火热伤津型:发热,口干引饮,便秘,尿短而赤,唇红而干,舌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舌红而干,脉洪数或孩细数。②阴伤阳脱型:体温不升,呼吸气微,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语言含糊不清,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舌面光剥,无苔或舌苔灰黑,舌红绛。③火毒内陷型:壮热烦渴,躁动不安,口干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或黄燥,或焦干起刺,舌红或红绛而干,脉弦数。④气血两伤型:低热或不发热,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夜卧不良,自汗或盗汗,创面皮肉难生,苔薄白或薄黄,舌淡红或胖嫩边齿痕,脉细数或濡缓。⑤脾胃虚弱型:邪热已退,脾,胃损伤。口舌糜烂,口干津少,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光剥无苔,或舌淡胖苔白,或舌暗红,脉细数或细弱。

        [养生及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养生及保健方法]

        l.药物法  可应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中药,如金银花、甘草、玄参、麦冬、黄柏、黄芩、生地、丹皮、赤芍。再随证选用中药,如火热伤津型选用黄精、山茱萸、白芍;阴伤阳脱型选用人参、附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火毒内陷型选用竹叶心、连翘、黄连、水牛角粉;气血两虚型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川芎、白芍;脾胃虚弱型选用西洋参、山药、沙参、玉竹。

        2.外治法  初期:创面清洁后,用清凉膏、万花油、湿润烧伤膏外涂;或用地榆、大黄粉各等分,研末,麻油:调敷;也可用虎地丁酊(虎杖、地榆、70%乙醇)喷洒创面,每日2~4次,12~24小时结痂,以后每日3~4次。中期:创面感染者,用黄连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外敷;渗液多时,用2%黄连液、2%黄柏液、银花甘草液湿敷。③后期:腐脱新生时,用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瘢痕形成者用黑布膏(黑醋250毫升,五倍子100,蜈蚣1条。蜂蜜20,砂锅内熬成黑色稠膏)外敷。④石灰水(生石灰浸泡于干净水中,取上清液)1份,菜油1份,生鸡蛋清适量,共调成乳白状液体,白天外搽,每日3~5次;晚上用糖炭粉(黄糖煮成炭,研细末)2份,茶油4份,凡士林4份,调膏外搽,用敷料敷盖。大桉叶2 000,黄芩1 000,薄荷500,白及100,洗净,捣碎,加水4000毫升,置锅内煮沸至300毫升,用纱布滤取药汁,外搽。麻子膏方:麻子仁200,柏白皮30,栀子30,白芷30,甘草30,柳白皮300,猪油,共入砂锅内熬1小时,过滤去药渣,用油膏外敷创面。⑦烫伤醋洗方:烫伤无破损,立即用醋冲洗烫伤部位,然后将叠成四层的卫生纸放醋中浸湿,贴在烫伤处,隔一会儿再加些醋,以保持湿润,30分钟后烫伤疼痛消失,不起疱,也不会有后遗症。⑧鲜蛋清方:新鲜鸡蛋置于75%乙醇中消毒15分钟,在鸡蛋两端开孔,让蛋清流人消毒碗内,创面经清创处理后(如有水疱应挑破),用消毒棉球蘸蛋清涂敷,每日2—3.次,6—15小时创面即形成淡黄色痂膜。如发现痂下有化脓现象,应切开痂膜,彻底排脓清创,再涂蛋清液。对轻度烧烫伤有效。⑨五倍子蛋清方:五味子粉10,鸡蛋清1个,调匀,外敷。用于轻度烧烫伤。

        3.食疗法  金银花6,甘草12,蜂蜜12,于烧烫伤后即刻用开水冲服,直至创愈。有清热解毒,益气生津养阴之功。

        [按语]

        烧伤多因热源引起,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在接触热源时宜小心谨慎,防止烧伤,中医药治疗烧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颇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