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是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是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部位和致病性质不同,主要包括头癣、手癣、足癣、甲癣、体癣和股癣及花斑癣等,癣有多种多样,但本质不外两点:①癣是浅层真菌引起的,在我国常见癣的致病真菌有十余种,还有少数是条件致病菌,它的生物活性影响癣的发生和发展。②浅层真菌好侵犯含有角质蛋白的组织,如含硬角蛋白的毛发和甲板、软角蛋白的表皮角质层。不同病原菌和不同个体及其组织的反应,使各种癣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中医将癣归人“白秃疮”、“鹅掌风”、“脚湿气”、“圆癣”范畴。病因是肥胖痰湿之体,外受风毒湿之邪而蕴积皮肤所致;或由患癣的猫狗接触直接传染,或由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所致。
[临床表现]
边界清楚的钱币形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中央有自愈倾向,向四周蔓延,有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损害,日久形成环形、多环形或同心环形等多种形态。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足等处。发于近腹股沟的大腿内侧、外阴、臀部、会阴、肛门等处者叫股癣,多因患处温度较高,潮湿多汗,易受磨擦,故常见糜烂、流滋、结痂,也可蔓延至耻骨、下腹部、阴囊,因剧烈搔抓,使皮肤苔藓样变。多在夏季发作或加重,入冬则痊愈或减轻。
[辨证分型]
分四型。①浸渍型:损害常限于指(趾)间,表皮呈浸渍现象,撕去浸渍表皮,留下鲜红的潮湿糜烂面。②水疱型:损害以水疱为主,排列成片,边缘清楚,有时可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结炎甚至丹毒。③鳞屑型:损害以丘疱疹为主,疱破脱屑,浅环形倾向,夏重冬轻。④增厚型:开始为鳞屑型,日久皮肤增厚,入冬开裂,常并发甲癣。
[养生及治疗原则]
清热利湿,杀菌止痒。
[养生及保健方法]
1.外治法 体癣以外治为主,采用刺激性较小的药水或药膏,如复方雷琐辛搽剂、达克宁霜、复方咪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等,能有效控制。伴有皮肤增厚时,用软膏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等。对于泛发性体癣,可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疗雷舒)等,能有效控制本病。
2.燎合疗法 对有继发改变,诸如细菌感染或皮炎等,应分清主次急缓,综合处理。如存在诱发因素(糖尿病,应用皮质醇激素治疗),应采取相应措施。
[按语]
癣病的病因现在已经完全明确,大量而且有效抗真菌药物出现,癣病已不再是疑难病证,但它是多发病。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对于癣的防治要遵循两条原则,首先是消灭传染源,即积极医治患癣的患者。其次是切断传播途径,即加强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癣不但易治易防,而且一定可以消灭。癣病的发生,需要湿热的环境,故要注意局部的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卫生,自觉同患者的衣服及卫生用品分开,养成勤沐浴、更换内衣的习惯,断绝真菌发病及传病之源,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